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帝王庙帝王庙是祭祀传说时代帝王、前朝帝王及有文治武功之名臣的建筑。对传说时代“帝王”的祭祀,先秦时代已经有了,在其传说的中心活动地区或陵墓所在地举行。北魏皇帝不但对黄帝、帝尧、帝舜等进行祭祀,还对周王朝的政治人物进行祭祀。唐玄宗在都城内修建了祭祀传说时代圣君的庙,但祭祀多在那些帝王的都城所在地。宋代的帝王祭祀主要在其陵墓进行。元代时祭祀地点多在被祭祀者生前重要活动地区。明代是中国古代都城帝王庙的真正出现时期。明南京城历代帝王庙中祭祀18位历史人物,包括传说时代圣君,还有夏、商、周、汉、唐、宋、元王朝的开国君主。洪武二十一年,又增加37位名臣从祠于历代帝王庙,这些名臣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徙都北京后,明世宗所建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与南京城历代帝王庙基本相同。清代沿袭了明代北京城历代帝王庙。顺治二年,历代帝王庙中增加了辽、金、元三代帝王及名臣,还有明代的国君与功臣。乾隆四十九年,依据国家观念、正统理念,乾隆提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的历代帝王均应具有“庙享”地位,最后历代帝王庙享祀帝王达到188位,包括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王朝与绝大多数帝王,其祭祀内容发展为全面、系统、完整的国家祭祀,历代帝王庙真正成为国家的庙。

——摘编自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从“国家认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7-14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城市经济

唐代的邸是一种为商品买卖服务的商业机构。《唐律疏议》中写道:“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邸即贮货的仓库,店即卖货的商店。

中国历史上从事代人保管钱财业务的商业机构,就目前所能见到的比较明确的史料而言,最早当是出现在唐代,当时被称为“僦柜”或“柜坊”。

——摘自赵德鑫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依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唐长安城西市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2021-07-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书》

材料一 《汉书》的作者班固在史学上的贡献,除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外,扩大了志书的范围是其重要内容,因《汉书》名为“书”,故将其中篇名“书”改称“志”。《汉书》中十志较《史记》八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地理志》为《史记》所无,《艺文志》亦为新创。以后正史大多依《汉书》十志加以损益而成,从而形成中国史学史上的志书体。

——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汉书》篇目举例卷五景帝纪卷六武帝纪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卷九十酷吏传卷九十六西域传

——摘自班固《汉书》


(1)依据材料,分析《汉书》的史学价值。
(2)从材料二“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儒家文化

孟子倡导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的“仁政”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仁政”思想还带有民本主义倾向。因为“政在得民”,所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特别强调礼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各人都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各尽职责,共同构筑出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集权和统一是荀子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他认为君主治国重在礼义教化,应当“平政爱民”,但法治、刑罚也是治国的必要手段。他还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
(2)结合所学,简述孟子和荀子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拿破仑以深信不疑的热情坚持把他的《民法典》移植到附庸国去。他认为这个法典是根据正义和人类关系的本质制订的,因此应适用于一切国家,仅需略作修改就行。从西班牙到波兰,从易北河口到墨西拿海峡,所有的附庸国都着手进行了改革。这些事
A.有利于附庸国法治思想的传播B.树立了拿破仑在整个欧洲的权威
C.引发了被侵略国家的强烈不满D.重构了十七世纪欧洲的政治文化
2021-07-14更新 | 450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这表明
A.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先进文化
B.移民社会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融的主要途径
D.古代美洲文化的形成存在障碍
2021-07-14更新 | 2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安西都护府   ②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冯道是五代时有名的大臣,一生经历四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做过六位皇帝的宰相,当时人对此津津乐道,但是从宋代开始,人们对冯道的这种几易其主行为不耻。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宋代
A.儒学的复兴B.国力的下降C.诗词的教化D.风气的保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丝绸之路等古代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下列史事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
①烟草、咖啡和可可纷纷进入欧洲市场
②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了中国
③中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14更新 | 2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太宗说:“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为此,唐太宗的做法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居安思危,戒奢从简
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D.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2021-07-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