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2024-04-11更新 | 128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段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唐代和元代行政区划示意图。与唐代相比,元代采取了新的划界原则。这一原则客观上(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元代行省示意图
A.强化了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B.增强了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
C.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格局D.阻碍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2024-03-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阳城城墙“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采用《周易》中具有吉祥意义的九、六之数:宗庙,社稷分别建在南宫的左右两侧,城内的金市在南宫北面,这与《周礼》“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相吻合。洛阳城以南宫正宫门一平城门一城外寰丘为主轴线,“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东汉洛阳礼制建筑中的南郊、五郊中的南郊、明堂、辟雍、太学、灵台等均建在洛阳城南,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祭祀礼制建筑区。

——摘编自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

材料二   罗马城的城墙几乎都不规则,这与罗马“七丘之城”地势不平坦有关。古罗马广场位于罗马城的中心,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城内许多房屋上都有一处专门用来写商业广告的信息壁。罗马人继承了雅典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一喜欢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评论时政。公共浴场对于罗马人来说不仅是洗澡的地方,更是一个发挥着社交中心作用的地方。5世纪初,罗马公共浴场已达856个。大量普通群众以及无产者把许多精力花在洗浴上。罗马人在建筑物的地面、墙壁、拱门、壁龛和天花板上均用绘画、镶嵌和浮雕艺术装饰。罗马各朝皇帝也竞相营建大型建筑,奥古斯都以空前的壮举修建了一大批豪华建筑。

——摘编自周义保等《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城城市特征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东汉洛阳城市规划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罗马城的特点。
4 . 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之间多个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限制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交通发展密切了区域经济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从敦煌户籍残卷中整理出的唐朝均田户受田情况。该现象说明(     
户籍年代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69.0
武则天时期143.5102.0
玄宗时期148.7106.6
A.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抑制
C.国家控制力有所加强D.租庸调制逐渐失去基础
2023-11-29更新 | 7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2023-1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按照罗马法,家庭中父有父的身份,子女有子女的身份。家长(家父)对外能代表一家独立行使各种权利,故又称“自权人”。其他处于家父权力之下的人(妻、子女等)称为“他权人”。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注重家族关系的稳定B.成年男性享有公民特权
C.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D.妇女无法拥有政治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方文化史》认为“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据此判断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在于(  )
A.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综合B.奠定了国家制度的理论基础
C.推动了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D.启发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
2023-11-06更新 | 18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发布训令,未经教皇同意禁止任何国家的教士向君主纳税。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法兰西三级会议,寻求民众的支持,宣称卜尼法斯是一名应该从教廷中开除的异教徒和罪犯。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推动法国权力结构发生异变B.法国由封君封臣制向议会制共和转变
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推动法国民族意识觉醒D.打破教会思想束缚引发欧洲宗教改革
2023-10-18更新 | 411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钟楼矗立,烟囱如林,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摘编自李维清主编《上海乡土志》

材料二   这次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交战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兵力,持续了三个多月。它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日军陷入泥沼般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最终被彻底击败。……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誉“八百壮士”

——摘编自《资深外交官厉声教追忆老上海的抗战岁月》

材料三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GDP超过3.8万亿元,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转型较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淞沪会战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浦东开发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3-09-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