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票拟制度形成以来,阁票由宦官呈皇帝,皇帝应亲览亲批于章疏下发,但极难有一个皇帝做到这一点。“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取决于内监之批红”。为此内阁必须与宦官结成某种相容的默契,在极端情况下则会形成宦官干脆自行票拟批答的局面。这反映出明代(     
A.政治运转出现失衡B.权力重心发生转移
C.皇权进一步被强化D.内阁丧失议政功能
2024-03-1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2 . 康熙年间,江南等地出现的包买商开设“账房”或“行号”,这种“账房”或“行号”拥有大量的织机和原料,或自行设机督织,或将织机、原料分给小机户为其生产,在账房周围有众多的小机户及织工受其支配。账房的出现说明了(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B.生产出现明显的分工
C.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D.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独立战争开始之后,北美各殖民地派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通过了《武装宣言》,阐述了殖民地人民有拿起武器反抗的权利,但是表示依然效忠英国。 且在向英国请愿的《橄榄枝请愿书》中,再次重申愿意效忠英国。此次大陆会议(     
A.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B.强化了英国在殖民地的影响力
C.论证了殖民地独立的合理性D.表明殖民地人民身份认同模糊
4 . 据考古发现,夏朝二里头风格的陶礼器盉、爵等,向北见于燕山南北,南及长江流域,西达甘肃青海。二里头风格的玉礼器玉璋,向南从南阳盆地,到湖北、湖南一带,再到福建、广东、香港乃至越南北部都有发现。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二里头文化(     
A.开始出现社会贫富分化B.对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C.代表了远古文明的水平D.创造了祭祀先祖的器皿
5 . 1973年1月越战各方签署巴黎和平协定,美军从南越撤出了全部军队,标志着十三年的越南战争结束;1989年,苏联正式从阿富汗撤军,标志着十年阿富汗战争结束。这两次撤军表明(     
A.美苏进行全球战略调整B.两极格局局面开始瓦解
C.越南和阿富汗赢得独立D.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
2024-03-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国内学界在《中国知网数据库》(1949~2020)上对学术期刊研究“英模”情况检索的结果。这一结果反映出(     
《中国知网数据库》含英模、英雄、榜样、先进典型等索引词的篇目。(单位:篇)
主题索引词英模英雄模范英雄榜样先进典型
1949~19796272136761035
1980~1989352121157457216
1990~1999204665049140391002
2000~200925513214794285112345
2010~2020352269275821151283497
A.各个时期的“英模”精神一致B.“英模”精神培塑核心价值观
C.研究“英模”的热度整体增长D.尊崇“英模”的风尚尚未形成
2024-03-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的1226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177人,约占代表总数的14.44%,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也在不断成长壮大,由1949年的4.8万多人发展到1957年的48万多人。材料体现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坚持(     
A.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C.共同繁荣D.守望相助
2024-03-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写道:走在民国初年的大街上,就好像闯入了一个混乱的多维时空:有穿长袍马褂的,有穿西装革履的,有穿中山装和旗袍的,偶尔还有腰配宝剑、头顶方巾,穿明代古装的和穿春秋时期孔子衽装的……。民国初年街头服饰的混搭,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封建守旧势力依然十分强大B.民众的思想得到了彻底解放
C.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社会变革时期各类思潮并存
2024-03-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9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今三宝(浙江巡抚)办理此案,本章于昨日进呈,奏折于今日始到,竟系于拜具题本数日后,方行具折。缓急倒置,殊属不合。三宝简任封疆,已经数年,不应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奏折制避免了政治决策的失误B.题本是皇帝处置政务的主要依据
C.官员均可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D.中央已对文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2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到达中国。1643-1650年,他游历江南诸多地方,致力学习汉文华语,阅读中华典籍舆志,对中国历史文化极富造诣。1650年,他被罗马教廷任命为杭州地区耶稣会会长。

1653年,卫匡国作为天主教耶稣会中国副教省代理人前往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最后以他的见解获胜。罗马教廷事后颁布敕令称,中国教徒的敬天祭祖尊孔等礼仪只要无碍于天主教的传播均可照旧进行。

1655年,卫匡国用西式方法绘撰、编著的《中国新地图集》在欧洲出版。这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地理著述。全书内有17幅地图,中国总图一幅,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湘广、江西、江南、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各一幅,此外,含日本地图一幅。该书双面印刷,还有171面志文,19面目录,可以查明包括长城在内的中国各地城关的经纬度,均按照省份和城市大小排列。在具体内容上,该书不同于中国官私地理志书偏重政治建置的风格;更好地体现了欧洲地理学所主张的综合性学科的性质。《中国新地图集》成为当时欧洲了解中国地理的必读之书,引起欧洲地理学界的重视,一经出版便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摘编自杨雨蕾《〈中国新地图集〉和十七世纪欧洲的中国地理认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新地图集》出版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地图集》的特点,并说明该地图出版的影响。
2024-03-1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