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服饰用具变化明显,政府一再要求“俾闾阎之卑,不得与尊者同荣;倡优之贱,不得与贵者并丽”,但是,“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但对商人却比较优厚,如太宗准许“今后富商大贾乘马,漆素鞍者勿禁”,“数十年风俗僭侈,车服器玩多逾制度”。

政府也曾屡次下令禁止士庶和妇女仿效契丹人的衣冠和装饰。如庆历八年(1048),禁止“士庶仿效胡人衣装,裹番样头巾,着青绿,及乘骑番鞍辔,妇人多以铜绿兔褐之类为衣”。大观四年(1110),又下诏说“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着战袍,系番束带之类”,“宜严行禁止”。政和七年(1117)和宣和元年(1119),又两次禁止百姓穿戴契丹服装。

——据《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服饰用具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服饰用具变化的原因。
2 . 1918年8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在人口超过一万人的城市里,所有建筑物……如果其总价值或租赁收入超过地方政权机关规定的限度,就要废除其私有财产权,交给地方政权机关支配。1921年8月,颁布《关于修订收归市有的房产名单》,转交给个人或者集体。这一变化说明
A.苏俄公有制度已经确立B.苏俄强化对经济的管制
C.社会主义基础日趋巩固D.苏俄实行分权管理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为唐代卷草纹,该纹在魏晋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忍冬纹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变得雍容华丽。这一变化
A.体现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B.突显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深入
C.源自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D.说明物种丰富决定艺术形式
2021-05-10更新 | 1071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五模历史试题
5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2001年,党内曾把这一阶层界定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十届二次人大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写入宪法。这一变化
A.说明了我国已经消灭了阶级斗争B.体现出理论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D.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时代变化
2021-05-06更新 | 847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届高三4月独立作业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欧中世纪,教堂的钟声是唯一的计时方式,用以提示晨昏祈祷。13、14世纪“随着城市运动的成功和由商人和企业主构成的市民阶层的成长”,工作日被划分为上午和下午。伴随机械时间的问世与推广,15、16世纪合理的使用时间已成为世人的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以上材料反映了
A.科技发展开启了观念变化B.新教逐渐成为西欧的主流
C.人们的宗教观念日益淡化D.观念的变革符合时代诉求
2021-05-30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曾在他的作品中写道:“变化是一点……逐渐发生的:商店玻璃橱窗的木挡板东处西处地被拆除,闲置已久的房屋建筑深处亮起了一个个小灯泡,生命在灯光下开始蠕动……列架上方的大圆灯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一描述
A.表现了十月革命后的社会面貌B.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胜利
C.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生机D.折射出斯大林体制带来的成效
2021-05-30更新 | 733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宋代的富裕之家通常来自士绅和商人阶层,这些人家为其出嫁的女儿置备了田地和嫁妆作为陪嫁品,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他们四处打听在京城进士考试中及第的年轻士子的信息,这些人被视为未来女娇的最佳人选,整个家庭都期待着从与进士结亲中获益。而对于一位受过教育、富有而又可爱的正当妙龄的女子来说,她的父母要让她读文阅史、填词作文,使之善于谈吐,精于女红,士大夫为了幸福和家道兴旺似乎会把这样的女子视为求婚的最佳人选。有时候,有的家庭还会对未来女婿的教育进行投资,“榜下捉婿,亦有缗钱,谓之系捉钱”。

——摘编自【德】迪特库恩《哈佛中国史0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婚姻观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婚姻观变化所带来的的影响。
9 . 清代时沈阳城妇女“四时一般多穿粗布长衫,内穿袄裤,布鞋不绣。”进入晚清民国后,则“有服时装者,有西服者,有剪发者,有烙发者,更有中服而西冠者,光怪陆离之服饰乃愈出愈奇”。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①人们追求服饰的新奇 ②西方物质文明的冲击
③民主平等思潮的影响 ④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5-10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4年,中印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边关系有所改善;之后苏联开始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印苏关系也有明显发展。美国对印度外交的新动向深为不安,1955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指出,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对苏联工业化成果印象深刻,他们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而且这一制度也能有效推动他们自己国家的工业化。杜勒斯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的竞争舞台正在变化,美国与自由世界必须准备应付更为严峻的苏联经济竞争。”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如果印度与苏联结盟,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政治、战略和心理上的灾难,经济援助对西方来说“是一种最廉价的保险”,美国过去对印度关注不够,政府应改变只向军事盟国提供经济援助的方针,加强对印度的援助。

——摘编自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20世纪50年代“对印度外交的新动向深为不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印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