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时间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史实
1955年农村合作医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兴起
1976年全国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79年《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发布,拉开了改革序幕
1980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199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改革
2003年国务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
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加新农合人口超8.1亿,参合率达到91.5%
2016年国务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曲折但成效显著
②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兴起
③政府主导搭建起覆盖全国农村的医疗保障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已健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0更新 | 1760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辽宁专用)
2 . 秦汉时期,虽然国家政权能够动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推行社会治理,但在学术上寻求专制王权合法性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着,直至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将皇权的合法性追溯到无所不能的“上天”那里。董仲舒的这一理念(     
A.体现了儒学的思辨色彩B.指导了国家的有效治理
C.拓展了法律的实践范围D.迎合了君权强化的趋势
2023-05-0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1832年、1867年、1885年的议会改革,工业集团在议会中获得了更为强势的地位,他们在议会中大力鼓吹自由贸易,政府也在顺应这一趋势的发展。18731894年,英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47万公顷下降到57.5万公顷。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国内消费量的50%以上,而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则进一步上升到64%,到了1910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79.66%。一战中英国采取措施鼓励本国农业发展,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一战后,随着对外交通的恢复和20世纪20年代农业长期危机的出现,英国政府改进农业的努力化为泡影。二战及战后初期,英国粮食短缺甚至引起粮荒。时至今日,振兴英国农业仍然是历届英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摘编自任艳、常伟《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农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粮食问题的出现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层面解决粮食问题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尽管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无疑有正面效应,但从第三世界的角度看,东欧剧变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最轰轰烈烈的近10年间,实质上是对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过程。该学者意在说明
A.第三世界国际地位弱化B.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冷战思维意识依然存在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万历年间,逐渐“废黄册”,“专用鱼鳞图册”。清初,黄册已经极为罕见,而鱼鳞图册仍在通行,并且不断重新编制。由此可见当时
A.赋役征收由人户转向田地的趋势B.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减弱
C.政府关注的重点由田地转向户籍D.政府财政困难得到根本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
2022-05-23更新 | 1075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22届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约乡礼”代表着一种“礼下庶人”的文化趋势。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礼”经过汉、魏晋、隋、唐等多个朝代,因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均遭到了贵族阶层的阻碍而未能得到普及和推广。宋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科举取士打破了旧有的士族门阀制度,许多儒生入朝为官,他们倡导隆礼作乐,移风易俗。宋徽宗时期,知枢密院事郑居中总领编订了一部国家礼典《政和五礼新仪》,其中除了皇族和王公大臣仪制以外,首次出现了庶人婚仪、冠仪和丧仪,官方开始推动礼仪文化向民间发展。

材料二   宋神宗时期,乡间礼仪教化便已初见端倪。熙宁七年(1074年)至熙宁九年(1076年),陕西蓝田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钩、吕大临兄弟在家为父丁忧,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这是礼仪下乡运动的肇始。吕氏兄弟(吕大防除外)先后师从张载、二程,集关学与洛学于一体,凭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将高高在上的、乡民遥不可及的礼学精神贯穿于简明易行的乡约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吕氏学风。《宋史》评价:“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考虑到乡间实际情况,《吕氏乡约》制定了四个方面的行为规范: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氏乡约》倡导乡民互帮互助,自愿入约,并选出约正监管值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文娟《宋代乡约乡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间礼仪教化的途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间礼仪教化兴起的原因。
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人口迁移研究上的一些传统方法,如实地调查、访问、统计分析、统计图表等仍占重要地位,同时采用了一些新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如人类学方法、时间纵向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等。这说明美国在人口迁移研究方法上(       
A.传统方法未受重视B.呈现社会化趋势
C.新方法的优势明显D.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2-05-26更新 | 54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是三阶段澜湄流域(澜沧江和湄公河)农业科技合著论文的国别结构。据此可知(       
A.世界经济秩序发生根本变化B.新兴经济体发挥主体作用
C.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提升D.经济区域的合作趋势加强
2022-04-22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民间继承先秦传统.重新开办私学,并使之逐渐兴盛起来,当时有一些大师收徒传授经典,学生人数众多。为汉代官学教育提供了重要补充。汉武帝时期,在私学从事教学的儒学大师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品行出众,对忠君、孝亲、仁爱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身体力行,被誉为道德彬彬。在地方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儒家道德示范的楷模。汉代私学的教学内容重视社会礼仪规范传授,方法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儒家伦理道德。私学的学习会成为选官任职的重要基础,因此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提供教育资源,为将来“学而优则仕”奠定基础。

——摘编自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材料二   1982年颁布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首次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写入执政党的大会决议,这标志着“教育现代化”被正式提出。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将教育现代化推升至新高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革命》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两大主题,即管理体制变革与教育结构调整,这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体制和结构层面的支撑。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加大教育的开放力度,要敢于创新”,为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总体谋划。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城行动计划》开宋明义地规划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流大学的建设并且吹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话的号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其中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有力抓手。

——摘编自张伊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现代化:演进、特征与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私学教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教育的演进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022-05-21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