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B.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2022-05-17更新 | 816次组卷 | 1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8年年底,梁启超等人前往欧洲考察一年,感觉“科学万能”的梦破灭了,于是孔孟之学在梁启超心里复活;他认为许多诞生于西方文明的学问、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导致梁启超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依然存在B.启蒙运动在全世界走向衰落
C.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影响扩大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
C.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康乾盛世”被部分学者称之为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个“太平盛世”。也有学者指出在乾隆时期,存在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很多消极因素,并将这些消极因素称之为“盛世的阴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361796年在位)时期,严格官吏考核制度,过去免于考核的布政史与按察司,也要考绩。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政府一直保持着高效的办事效率,中央有决策,地方马上就可以执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全国可耕面积从683万余顷扩大到741万余顷。1751年,乾隆主持制订《西藏善后章程》,废除了藏王制度,确立了达赖喇嘛为政教合一的代表并与驻藏大臣共治西藏的体制。相继平定准噶尔地区的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等少数民族的叛乱,攻取了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彻底归入清朝帝国版图。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驻扎军队,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乾隆时期,开博学宏词科,招纳天下人才,倡导并编纂大型官修文献丛书《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在编《四库全书》时,烧毁了大量“违禁”书籍,成为文化的浩劫。

——摘编自《清史研究·乾隆时期的政治变化与边疆管辖》1992年第1


(1)根据材料,概要归纳乾隆帝的主要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乾隆时期在统治政策上存在着哪些“盛世的阴影”?
2022-06-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下面材料的数据反映的是与1978年相比,我国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在1994年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反映出1978年以来的我国
种类1994(较1978年增加)
粮食46%
肉类323.4%
水产品397.8%
油料281.4%
棉花100.3%
甜菜363.7%
水果432.7%

A.经济制度变迁推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
B.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特征
C.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科技进步
D.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了有效利用
6 . 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B.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D.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
2022-05-28更新 | 9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汉唐盛世到清末民初,我国的对外称呼不断变化。纵观我国对外称呼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视出中华民族的心态变化轨迹。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称呼字义释读
“番”“番”是我国最早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已有三千年历史,“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胡”汉唐时对我国北方及西域的波斯、大食泛称为“胡”;从西域引进的物种称呼皆带胡,如胡瓜、胡萝卜、胡笳;唐对旅居长安的西亚人通称胡人。“胡”字带有贬义,如“胡虏”、“五胡”。
“夷”“夷”是对华夏族对东方各族泛称,汉时指四方少数民族,清代多指外国人。“近唯英夷,实乃巨诈”(龚自珍语);“夷”字民间使用较少,多见于文人笔墨。
“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现代化的”;《辞海》释义为“旧时泛指来自外国的事物”,与“土”相对。晚清出现许多冠以“洋”的词汇如东洋(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洋文、洋布、洋行。“洋”长期被视为先进和高品质的代名词。
“西”“西”字专指西欧和美国,称呼其他国家时具体指出地域或国度,如非洲人、印度人。洋务运动后与西方有关者皆称“西”,如西服、西餐、西医等,我国对外称呼渐被“西”字取代。“西”字作为表示地域方位的概念,剔除了“崇洋”“慕洋”的成分,体现出民族心态的成熟。
“外”改革开放后,“外”字在对外交流中广泛使用,外汇、外贸、外资……,不但涵盖西方国家,也包括世界各国。“外”字彰显不亢不卑,不媚不张的民族气质。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取材料中关于中国人对西方或外国人称呼变化的若干信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家地位、国民认知水平或民族文化心态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分析论述,可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2022-05-19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历史学家陈垣在1943年写道:“至于史学,此间(指北平)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指卢沟桥事变)后颇趋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这些变化体现出
A.西学东渐的影响B.学界对考据之学的排斥
C.学者的时代担当D.政府对学术方向的引导
2021-09-27更新 | 2403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们通过海陆通道进行外贸活动。唐宋至元,海上贸易日渐兴盛,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外贸城市。明清时期,借助国内经济、市场,外贸进一步发展.郑和下西洋把贸易区域扩大到波斯湾、红海及东非沿岸,但这种官方贸易逐渐式微,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普通民众“一叶之舟,率得厚利",甚至形成了王直等实力强大的民间贸易集团;广州在全国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澳门等城市也成为重要的外贸口岸。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地形成了新的贸易中转站。中国主要出口纺织品、瓷器、茶等,换回各地特产和大量白银。18世纪以后,中国海外贸易最终衰败.

——摘编自杨瀚球《十五至十七世纪中西航海贸易势力的兴衰》等

材料二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欧洲贸易网中,意大利威尼斯等城市的地住不断下降,而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则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随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直接联系、西欧资本主义主导的统一市场。荷、英、法等逐渐形成近代国家,政府重视商业和外贸,支持、参与民间建立一批新型股份公司,国家给予公司种种特权,支持其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李壮《15世纪以来欧洲列国与中国经济政策分野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外贸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前后西欧外贸发展与中国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外贸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促进外贸的健康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朝前中期,政府视华侨为叛逆或弃民: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废除出洋华人回国的禁令,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寻求华侨力量的支持。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B.政治变革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C.近代化实践需要获得外部援助D.实业救国思想已成为主流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