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这反映了此时鲁国(     
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
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
2 .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后,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唯有农田机械作业量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农业经营规模的缩小B.农业机械使用成本高
C.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D.机械化不适合于农村
3 .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越南战争困局而进行战略收缩:西欧国家一体化合作进一步加强;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欧各国对苏联霸权主义行径强烈不满:中国国际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由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初步显现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美苏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D.美苏争霸中苏联占优势
2022-07-23更新 | 29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我国长达几十年的户籍制度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到1984年,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迁移的限制由严格控制开始转向适度放松。以198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为标志,严格的户籍政策开始出现松动。二是从1985年到1999年,户籍制度改革进入暂住证时代。1985年,公安部出台《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实行暂住证制度。三是从2000年到2013年,以服务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全面铺开。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并予以农业人口的市民化政策财政支撑。四是从2014年至今,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居住证时代,改革向纵深扩展。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居住证暂行条例》,在全国开始逐步建立起了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和依托。

——摘编自李丹阳、汪勇《新中国70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逻辑与趋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并简析户籍改革的趋势。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2-06-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学者研究,“话本”的称谓,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不过,宋元话本常常出现“话本说彻,且作散场”之类的套语。这表明话本(     
A.是比较成熟的小说B.是经济繁荣的产物
C.已有格式化的趋势D.与诗词的发展相关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针对当时高涨的欧洲联邦主义呼声,强烈反对“布鲁塞尔集权倾向”,提出“我的第一条指导方针就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志愿和积极的合作,是建设一个成功的欧共体的最佳途径。”这表明
A.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欧盟内部出现较大分歧
C.超国家一体化遭遇挑战D.冷战加速了欧洲的联合
2022-04-28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
A.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宗教神学地位的动摇
C.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D.西欧政治民主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笼络功臣,“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获铁券者具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法外之权。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诏令工部铸铁榜“申诫公侯”,以特殊的法律对铁券的特权进行制约,甚至对恃功不法的功臣加以惩处。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
A.分封诸王引起政局动荡B.政策朝令夕改成为常态
C.专制主义呈现强化趋势D.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美国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又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此外,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事务具有一定重叠性、交叉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如此类的例子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B.新兴力量崛起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C.经济区域集团离心力增强D.亚洲率先打破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