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日内瓦会晤,两位领导人起初互相各执一词,相互指责。但是两人都关心核战争的可能性,并慢慢地得到彼此的尊重。后来双方在冰岛、华盛顿等地相继会晤,最终在军备控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这表明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B.苏联改革危机逐渐显现
C.美苏之间矛盾已基本消除D.世界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2021-05-21更新 | 28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明人记载当时“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方“均无他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据此可知
A.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B.闭关锁国阻碍外贸发展
C.洋货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D.货币白银化的趋势明显
3 . 21 世纪以来,许多新兴国家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印度、巴西与中国站在一起;在联合国,土耳其和巴西都投票反对美国制裁伊朗的提案。这反映出
A.美国实力不断衰弱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格局正在改变D.新兴国家区域集团化
2021-05-11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宪宗(806-820在位)时,逐渐形成“上供”(供应中央)“送使"(归节度使)“留州”(留给各州)各占三分之一的财政分配模式。这一模式
A.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顺应了赋税货币化的趋势
C.导致了潘镇制据现象的出现D.有利于唐王朝的对外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一人一票大众民主”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但没有一个社会的人在智力、理性、财富、时间、信息收集能力、进行理性决策等所有方面都是平等的。这一论述
A.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某些理念B.阐明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空想性
C.预见了精英政治的发展趋势D.揭示了雅典民主衰落的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唐代家具在装饰上崇尚富贵华丽,和谐悦目; 宋代家具在装饰上追求简洁工整、朴素淡雅的风格,用局部点缀代替大面积雕镂装饰,强调结构性装饰,在功能与形式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一变化表明(     
A.唐代经济比宋代更繁荣B.审美观念受新儒学影响
C.宋代抛弃了唐代的传统D.宋代手工业发展到顶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1—12世纪,在地广人稀的西欧庄园中,封建领主为了吸引佃户,会采取降低租金的方法,甚至会让一些农奴上升为自由农。而到了13世纪,地租越来越高,有的自由农为了获得一块耕地,甚至降身为农奴。这一变化表明,当时西欧(     
A.人地矛盾逐渐凸显B.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C.庄园农业生产衰退D.瘟疫造成人口锐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追逐商业利益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极力避免与日本发生直接冲突。因此,为了自身利益,美国拒绝采取援华制日政策,在“中立”旗号下仍然与日本大做生意。1938年10月, 日本占领了广州和武汉后,公开抛弃了以前所承诺的 “门户开放”原则,美国如继续对日采取绥靖政策,不设法遏制日本,会使西方在亚洲的权益丧失殆尽。权衡利弊, 美国决定给蒋介石政权以支持,从而遏制日本。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远东战略的基点是“不遗余力地防止同日本的战争爆发”。1941 年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战胜日本法西斯成为中美两国共同努力的目标,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不仅需要中国成为它的军事盟友,而且需要中国成为它的一个战时和战后的“忠实的政治盟友”。

——摘编自张瑞静《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把新中国看作是巨大的威胁,1950年2月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对华政策逐渐趋于强硬和公开敌对。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使美国离间中苏关系的希望破灭。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更加敌视的立场。在外交上,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动员西方盟国与美国采取一致行动。在经济上,1950年6月8日,美国决定在贸易限制方面把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等同起来。美国对新中国的遏制与孤立政策形成。1969年入主白宫以后,尼克松一再表示要走向同中国和好,并为此做了不少实际的努力。对此,中国方面也作出相应的积极反应。双方同意就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高级会谈。这样便有了1971年7月9-11日的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972年2月21-28日的尼克松访华。 经过反复磋商, 两国最终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签订了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

——摘编自刘凤瑞《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因素。
2024-03-05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文“Modern”一词在16世纪才开始使用,原意是“目前”或“最近”,17世纪以后渐渐有了“较好的”含义,被历史学家用来指自己的时代,以有别于已过去的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启蒙思想渐入人心B.人文主义推崇古代
C.西方中心论受追捧D.自由主义强调权利
2024-01-29更新 | 34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会团体严令禁止商业行为的发生。但到了中世纪末期,教会团体积极开展商品贸易活动,并热衷于将剩余资金借贷放款,类似于早期的银行业务,甚至采取了“委托代理经营”和“合股经营”的方式,几乎是现代公司制和股份制的雏形。这种变化(     
A.反映了强化王权的需要B.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C.根源于社会的全面转型D.得益于城市经济发展
2023-12-30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