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两宋时期,江北的粟、麦、黍、豆等品种推广到江南、福建、广东等地,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推广到江淮一带,并逐渐推广到北方。北方人大量南迁后,大批优秀的文化人也来到了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各种文化和风俗。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B.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 .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三跪九叩礼”和“单膝下跪吻手礼”的礼仪冲突。1873年,外国公使在紫光阁以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中外礼仪之争暂告一段落。这一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     
A.“天朝上国”迷梦苏醒B.华夷外交体制已解体
C.半殖民体制逐渐深化D.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0年后,北京饮水卫生事业发生了较大变化。早期,技术改良改善了北京饮水状况。凿井技术的进步,使深水井逐步普及,很多人喝上了甜水。接着,基于现代设备和化学化验的自来水公司建立起来。此时,现代饮水卫生的观念尚未形成,不过,人们已从简单地以口味苦甜区分井水的好坏,发展到具备一些关于饮水的科学知识。1925 年后,北京饮水卫生进入到国家主导时期。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变只是一种附带效果,而细菌理论指导的公共卫生则是一种官方的主动作为。1920年代,北京的西方医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开始应用科学细菌方法检验水质。19288月,公共卫生成为政府职责之一,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一方面积极建设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又大力普及科学饮水卫生知识。

——摘编自杜丽红《知识、权力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饮水卫生制度与观念嬗变》

(1)根据材料,分析北京近代饮水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近代饮水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
4 . 如表为唐前期周公、孔子地位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
时间变化
唐高祖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唐太宗以“遵周公之事”,藏兄夺位,介怀于周公。诏尊孔子为宣父,作庙于兖州
唐高宗颁行《五经正义》,以孔子为先师;“幸孔子庙,追赠太师”。后废周公庙
武则天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
唐玄宗如前代国学祀周公,开元改为孔子并不祀周公
A.官方的意识形态缺乏稳定性B.佛道传播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C.孔孟之道日益受到朝廷重视D.政治统治需要影响人物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
A.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
C.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D.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
2022-05-26更新 | 8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6 . 1925年6月,苏联红军总政治部制定了农业人才培训的详细规定。复员军人可按兴趣选择税收政策、土地规划利用、互助委员会、乡村图书馆等培训班。培训班由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担任班长。该规定
A.适应了经济形势变化B.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C.响应了农业集体化政策D.缓解了苏联外在的压力
2022-04-21更新 | 40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郡级城市时空分布变化导致表中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时间王国区郡区拓展区(即新建郡)合计
前195101525
文帝十六年251540
景帝六年521567
式帝后元二年602024104
前74612021102
前7612020101

A.王国经济实力日趋膨胀B.帝国疆域全面拓展
C.郡区商品经济相对落后D.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2022-04-21更新 | 32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贵港、钦州、玉林四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8 . 17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消费不断增加。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宫廷的文化消费,而是成为分散在咖啡馆、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这一变化
A.标志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B.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C.为英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下移
2022-05-13更新 | 16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定位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是
A.豪放风格向婉约风格转变B.创作背景与抗金斗争有关
C.商品经济影响宋词的创作D.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
2022-04-22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引进原产于新大陆的作物以后,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化过程。在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如太湖周围的三吴地区,原来虽然是粮食高产地区,但因栽种桑棉,还需从外处调进粮食,这样就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像花生、烟草乃至甘蔗等,在其生产发展中也都有类似情况。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全国作物生产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除了随着东北、西北的垦殖开发扩大了全国耕地以外,更重要是由于复种和间、混、套种等多熟制的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增产途径。传统的精耕细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

——摘编自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较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的建立,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的逐渐采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减少农业劳动力起了重要作用。1801-1881年,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从35.9%下降到12.6%。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业与英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近代英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2-04-27更新 | 803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2届高三5月仿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