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对《氾胜之书》《四月民令》和东汉张衡《南都赋》的统计,汉代栽培的蔬菜有21种。《齐民要术》所载的蔬菜增至35种,包括栽培方法首次被记载的藕、芡、菱等水生蔬菜;果树的种类也更加丰富。这一变化说明,北魏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B.国家统一加强民族交融
C.丝路开通引进外来物种D.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
2023-03-02更新 | 698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27年到1934年,瞿秋白、李立三等人认为中小商人是革命的障碍,苏区出现没收商人财物、杀害商人等烧杀事件。但长征期间,红四方面军进入西康藏区,“提倡贸易自由……欢迎和奖励藏族私人投资”。这一政策措施变化,实际上
A.彰显中共在大革命时期政策的灵活性
B.肃清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思想
C.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D.背离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初年,政府对矿冶业实行“官置炉冶”“尽数解官”的政策,而明中明以后则“设广秤税”“给票贩运”“听其所卖”。这政策变化
A.促使官营手工业开始衰落B.刺激了民营矿冶生产的发展
C.加强了政府对矿户的管理D.适应了雇佣关系发展的需要
4 . 1851年时,全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到1896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4个。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及至1911年,居住在塞纳省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对该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法国
A.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水平迅速赶超英国
C.政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95次组卷 | 4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表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掘的部分重要的北魏墓葬及研究发现。

地点墓葬研究发现
山西大同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永固陵砖石混构的多室墓
平城镇将元淑夫妇合葬墓形制更接近宣武帝景陵
河南洛阳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北魏迁洛前后帝陵制度的承接关系及所发生的变化
常山王元邵墓
阳平王元岡墓
清河王元怪墓
土洞结构墓室的规模一般要略小于砖室墓,墓葬规模的大小估计和墓主生前的实际权势密切相关
燕州刺史寇猛墓
瀛州刺史王温墓
出土位置在元氏贵族墓地外国区域,进一步证实了学者关于洛阳北邙北魏墓葬布局的推论
陕西华阴杨舒墓
内蒙古姚齐姬墓
山西太原.陇西(位于今甘肃省)辛氏家族墓地证实《魏书》所载“世祖之平凉州,(辛氏先祖)绍先内徙,家于晋阳(今太原)。”

——摘编自杨哲峰《北魏墓葬考古五十年》


(1)据材料,概括北魏墓葬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说明历史研究中考古发掘的意义。
7 . 秦朝时,九卿以掌管司法律令的廷尉和掌管财政钱货的治粟内史为首,地位最高;而汉代的九卿中,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又称奉常)和宫中警卫的光禄勋(又称郎中令)地位最尊。这种设置
A.是汉代政治思想变化的反映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C.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激化D.表明汉代脱离秦制框架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1865年至1895年之间,中国发行中文报刊86种,外文报刊91种,多数报刊以商业、宗教等为主要内容,极少涉及时政评论和政治改革问题。1895年后,报纸的数量急剧上升,开始大量传播救国保种的相关思想。这表明当时
A.民众参政环境发生了变化B.大众传媒迎合了时代主题
C.读报成为百姓生活一部分D.政论性报刊成为媒体主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发行的份党报。以下两图分别是“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十三周年纪念日当天的《新华日报》头版。据图可知,报纸头版内容变化的原因在于
A.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B.抗战已进入局部反攻阶段
C.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浓厚D.国统区民众抗战热情下降
2022-01-09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不同时代的青年媒体形象的整理无疑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塑造的几种具有典型身份的青年形象的变迁状况。


——摘编自王晓焘《青年媒体形象的特征与变迁——基于<中国青年>杂志的》内容分析(1980-200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外选取一种具有典型身份的青年形象,在答题卡上描绘出其变迁图,并说明其所反映的社会变化情况。(要求:只需描绘出所选取青年形象的大概变迁轨迹;说明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022-06-21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