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是外资企业的大幅增加。由于担心外国人会控制中国的矿产资源、铁路,以及现代工业经济,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商部和交通部,组织地方商会,并着手修订法典,保护和鼓励各项资本运作。中国的官员,有识之士以及商人急切地在这些领域成立自己的公司,从1895年到1913年间,成立的新兴企业多达549家,主要集中在缫丝、棉纺织品、食品加工、公用事业以及采矿等行业……虽然现代工商业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这一时期仍可以看作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开篇。

——周锡瑞《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材料二1895年的甲午战败震动了整个士林……当新兴的维新在京、沪受阻时,湖南成了维新的中心。例如,熊希龄出身于湘军将领之家,此前完全是在传统教育的浸润下成长,还沉迷在湘军的辉煌功绩中。但他在甲午战败后慷慨上书朝廷,“与其坐而待亡,孰若革新庶政,与列强比埒,乃为上策……吾愿为爱国同仁,鞠躬尽瘁,临危就义,以拯吾国”。不料被慈禧痛批并发落回湘。从1896年到1898年,他几乎介入了湖南维新的所有活动,在当时激烈而复杂的斗争中实际站在了梁启超一边。1898年到1902年被革职。1902年至1905年,他重获起用……于1904年兴办了醴陵瓷业及学堂。

——整理自应星《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13年间“经济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熊希龄的思想在甲午战争后的变化,并指出他在湖南地区为中国社会近代化所做出的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
C.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代
3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张九渊《中国经济史概论》
材料三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这一政策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长期实行的经济根源及影响。
(3)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青岛、大连等
有力的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市场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应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地机修工以及自学成才者。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70—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盘被抛弃了。经验主义在许多工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有些工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汉斯豪斯赫尔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依据材料,指出科学技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通过以上材料,你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何认识?
5 . 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012-05-29更新 | 6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等10科举人。

材料二:2008年11月30日,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参加考试人数约为775万人,比去年多13万余人,创出历史新纪录。职位约为135万个,考试录取率约1.75%,即每100人中,最少98个人将被淘汰。其中,北京地区考生为95万人,比去年增加15万人。考试分两场,上午为行政能力测试,下午为申论。备受关注的申论考试,2008年考题围绕粮食危机进行命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自我国哪一朝代开始?在当时有何影响?
(2)简述从汉至元我国选官制度的变化情况。唐朝时怎样维持吏治清明廉洁的?
(3)从汉至元我国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和选拔方式的演变有何特点?
(4)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与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区别。
2019-09-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郑樵《通志略》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妾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其为大宗。其他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祖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那种政治制度?由材料分析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任用地方行政长官上有何特点?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6~l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O
21.O
27.5
51.O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致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
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
至l 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
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
厂三大类。
——皮日休《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由于历千年而仍其故的农工结合体因在近代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造成了不同
区域间传统农业区域和商品化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同时并存。在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传统
农业区域,城乡间的联系和互动性差,乡村对城市产生的推动力小,城市对乡村产生的
拉力也弱,故而城市与乡村均发展缓慢。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渐北农村经济变迁》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
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
(3)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根据材料四分析其特点形成
的主要原因。
(4)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
2012-05-17更新 | 5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白山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严复《天演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事实,取便发挥的达旨。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影响,原因也在这里。以下结论理解正确的是
A.进化论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
B.进化论为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C.严复意在借助进化论观点唤醒国人救国图存的意识
D.严复将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儒学结合起来宣扬变法
10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世界日益连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年份世界贸易总值英国(连同殖民地)法国德国美国
1835年14533.8(52.4)152112.8
1870年37491.8(140)454234

材料三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材料四   有人在描述20世纪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导致这种经济地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出现了哪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到什么阶段?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四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6)简要谈谈世界市场的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