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班牙到达美洲后发现多处银矿,1540-1550年拉美运往西班牙的白银、黄金与珠宝数量增加了64%。1536年拉美的墨西哥第一任总督门多萨开始在墨西哥种植桑树养蚕并生产丝纲,但在1596年西班牙政府为保护本国利益,禁止墨西哥地区养蚕,该规定给墨西哥轻工业带来了重创,导致丝织品紧缺。同时,中欧白银价值的不对等使中国商品在西班牙殖民地的价格显得格外低廉。明朝丝织品产量增长,政府也在历经多年的开海、禁海之争后,于隆庆初年宣布福建地区部分开放海禁。各种因素综合,推动了中拉海上丝纲之路的开辟与迅速发展。

马尼拉作为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使菲律宾殖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大量中国丝绸的涌入刺激了墨西哥布匹加工业的发展,使该地区布匹加工作坊数量增长迅速。随着前往菲律宾经商的华人数量不断增多,菲律宾总督龙基略于1580年建造了华人区;西班牙传教士也开始关注中国,通过华人了解、研究中国,开启了西班牙汉学研究的先河。

——摘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1)据材料,概括16-17世纪初期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特点,并分析此时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2 . 美洲粮食作物对清朝人口增长的巨大意义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至迟在19世纪中期,玉米、番薯提供人均粮食占有量43.83斤,供养2473万—2798万人,至少太平天国(人口峰值)之前的人口压力并非源自美洲作物。由此可知(     
A.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引发清朝的人口压力
B.传统粮食作物在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居功至伟
C.历史认识往往会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D.美洲粮食作物不是刺激清朝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
3 . 21世纪初,在浙江省上山遗址中出土了外形单调的大口盘.侈口釜.直口罐等陶器,发现夹炭陶片胎土中夹杂着大量的稻壳,经测定属于栽培稻范畴。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组合性砸器.刮削器等磨制石器,以及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址。这充分反映了(     
A.手工业.畜牧业与农业分离B.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C.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模式D.中国早期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波斯帝国的国王居鲁士在制定重大政策时,通常要与他的顾问、主要将领、贵族成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共议。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     
A.发展民主政治B.扩大帝国疆域C.强化君主权威D.提升决策效能
2024-05-01更新 | 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不同时期发现的不同“三兔共耳”图案,即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首尾相接,追逐奔跑。这可以说明(     

   
敦煌莫高窟407窟,中国

   
瓷器碎片,埃及

   
教堂廊窗,德国

A.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亚非欧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三兔共耳”图案起源于中国D.经济发展推动文明的交流
2024-04-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古时期,原罪说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游戏是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游戏被认为在训练身体、培养思维上起着关键作用。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儿童游戏服务宗教神学B.基督教会主导社会教育
C.人文精神影响教育理念D.理性主义作用世俗生活
2024-04-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7 . 1800年以后,英美传教士把西方医学的最新成果传入中国。其中美国在华教会协会主张:“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医药是基督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这表明西医(     
A.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B.成为服务于英美列强经济侵略的工具
C.改变了中国人对西医的态度D.有利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024-04-18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原来的协调状态不见了……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大厦和小屋之间开始出现新的从属关系和社会藩篱……尽管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但是大部分权力仍掌握在白人地主手中。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在高楼和豪宅中成长的白人孩子和在街上长大的有色人种孩子之间,出现了更加尖锐的对抗;而曾经在种植园里普遍存在的彼此友善.曾经在贵妇人与贫穷女子之间存在的友情,全都不复存在了。两个社会极端的经济差距变得更大。两者(种族和阶级)之间的友善关系只能是逐渐形成的:通过宗教游行,教会庆典以及狂欢节等活动……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市政当局开始保护街道……城市法令主要针对居民的各种陋习而制定……城市街道、广场、市场、学校以及教会庆典、狂欢节等,这一切都体现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交流和不同种族之间的融合;巴西人已经摸索出一套方案,能够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类型之间寻求新的协调与平衡。

——[巴西]吉尔贝托·弗雷雷《豪宅与棚户:现代巴西的形成》

(1)据材料,概括“城镇地区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2)据材料,概括作者解决问题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作者的策略。
2024-04-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注:浙江良渚古城约公元前2600-前23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A.王权贵族宫殿区(矩形内);B.内城(一圈黑色阴影部分为城墙,石基土墙,宽20-150米,高约4米,缺口处为城门);C.外城;D.贵族墓葬区;E.手工业作坊区;F.农业及平民居住区;G.湖泊沼泽河坝区,有港口码头等。(图中文字为现代地名,可忽略)图2注:西亚乌尔古城约公元前2100 -前1900年时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实际面积约88万平方米,有城墙;幼发拉底河主河道沿城西流过)。A.北部港口;B.西部港口;C.圣界(呈规整的矩形布局,建有祭神的塔庙,基座长64米宽46米,有300余级台阶);D.平民居住区(内有面包作坊等,两个“X”之间据推测为一段笔直的通向圣界的大街)

—据刘斌.王宁远《2006-2013良渚古城遗址考古的主要收获》等

(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概括良渚和乌尔两古城的主要相同点。
(2)从你提取到的两古城相同点中自选2点,分别予以历史阐释(只选择不阐释不得分)。
2024-04-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段

时代精神的阶段性特征

1898-1912


这个时代的主要精神是它的领导者们对西方传入的新文化的价值不乏积极评价,但仅是在符合孔夫子虚构的方案范围内才给予积极评价。他们是按照儒家文化来理解和评价新文化的,革命家卢梭等人的观点起着作用,是因为他们符合孟子的某些观点,因而是正确的。

1915-1920


这个时期是用新文化批判旧文化,反传统运动把矛头集中在儒家身上,把孔孟之道与封建帝制,政治复辟联系在一起。知识精英们又从西方新文化中确立一种不同于儒家传统的价值参照,对儒家的批判具有全面性和彻底性。

20世纪20年代


这个时期对西方新文化采取了一个新的态度:它不是绝对完善的,也只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阶段。要实现世界大同这一目标,古老东方的思想文化要比西方新文化更适宜些。

20世纪30、40年代


文化民族主义渐成为一种涵盖广泛的运动与思潮,国统区“新儒家”学派兴起并得以发展;延安也有关于民族艺术形式和“学术中国化”方面的讨论;在重庆和延安都有对“五四新文化”反传统运动不同程度的反省。

——摘编自汝信主编、马振铎等著《世界文明大系之儒家文明:孔子和儒家的近代命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20世纪上半期四个阶段中国知识精英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中国知识精英在材料的四个阶段中对儒家文化所持态度的目的。
(3)综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指出其给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启示。
2024-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