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下表是秦汉时期颁布的两份法令文献及其中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
规定法令
免老(达到六十岁的老人)告人以为不孝,谒杀,不当环(宽宥),亟执勿失。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殴詈(骂)父母者,弃市(在人们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A.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B.旨在强化君主权力
C.体现外儒内法的理念D.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2023-12-0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4年,(党中央)又提出了“三线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由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局势,使中国领导人考虑到需要加强战备,以便应对敌对势力对中国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毛泽东提出:所谓三线,是按地区划分的。第一线是沿海,第二线是中部地区,第三线是后方地区。新疆属于第一线。

材料二   1999年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中国成立后,“三线建设”,为西部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但总的说来,西部在全国地区经济格局中仍处在严重落后的地位,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还在不断扩大。邓小平曾在1988年说:“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现在,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机已经成熟。

——以上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下图中与“第三线”地区对应的序号,并结合所学分析“严峻的国际局势”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2023-12-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是(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B.拓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2023-11-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造成德国企业停工,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大企业不得不动用火车发工资,孩子们把一捆捆马克当积木玩。由此可知(     
A.德国反战和平运动高涨B.协约国企图瓜分德国
C.强权政治孕育国际冲突D.凡尔赛体系维护和平
2023-11-2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45—60年的长期波动,被人们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其大规模地应用推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工业革命以来的三轮康波周期如下:

长波周期

繁荣期

衰退期

萧条期

回升期

第一轮(63年)

1782—1802年(20年)

1815—1825年(10年)

1825—1836年(11年)

1836—1845年(9年)

第二轮(47年)

1845—1866年(21年)

1866—1873年(7年)

1873—1883年(10年)

1883—1892年(9年)

第三轮(56年)

1892—1913年(21年)

1920—1929年(9年)

1929—1937(8年)

1937—1948(11年)

——摘编自周金涛等《涛动周期论》

材料二   管理与组织变革贯穿于历次长波当中。18世纪90年代,工厂制凭借资本集中、企业内部分工、再生产及严格的劳动纪律,成为纺纱业的主流生产组织方式。诸多行业纷纷效仿。蒸汽动力代替水力、风力等自然力,为工厂的选址带来更大的自由度,也促进了工厂制的流行。……(19世纪下半叶)在制造业电气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市场一体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工业领域内出现了最早的跨国公司,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了新的形式。以专业管理团队为基础的“泰勒制”发展起来,企业管理逐渐从车间上移至管理团队。

——摘编自黄阳华《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轮和第三轮长波周期的标志性创新技术并分析这两轮经济发展的共同点。
(2)据材料二指出工厂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下半叶企业管理与组织形式变化的原因
2023-11-22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刺痛了这位总督。应康有为的要求,张之洞允诺在他下辖的上海成立进步团体、发行报纸,并表示在财政上提供支持。……但是这些报纸着力介绍和宣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代表的“康学”,这是张之洞在学术上极为反感的儒学主张,更让张之洞不能容忍的是,报纸偏离了他心里划定的底线,介绍和宣传起平等、民权和议院思想来。……百日维新开始后,面对接二连三的急功近利和毫无头绪之举,张之洞对维新派也大失所望,撰写《劝学篇》,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摘编自王人博《张之洞:一个法政改革者的行动逻辑》

材料二   1901年,张之洞在《致刘坤一等》的函札中进一步明确了“西用”的外延:“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言之骇人耳。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随着立宪派推动的国会请愿运动的展开,张之洞力主必须确定开国会年限,以适应民意潮流。1909年,张之洞在病重之际,仍上奏折说:“当此国步维艰,外患日棘,民穷财尽,百废待兴,朝廷方宵旰忧勤,预备立宪,但能自强不息,终可转危为安。”

——摘编自王焱《张之洞与中体西用》

(1)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对维新变法态度前后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初张之洞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
2023-11-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文物是历史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70年发掘的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被称为20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以下是何家村出土的一件珍贵文物:

文物

简介

鸳鸯莲瓣纹金碗

它用纯金打造,碗壁上有两层凸瓣纹,这种凸瓣纹实际上受典型的波斯文化的影响。……鸳鸯与莲花同出,表示着一种夫妻好和、永结同心和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通体采用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捶操技术制作成型,代表了唐代工艺的最高水平。——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贺达炘


“王源中,(唐)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上)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

——《唐摭言》卷十五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件文物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体现历史视角,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由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土地面积经历了如图的变化。这说明当今世界(     

A.南北差距在不断扩大B.冷战催生地区冲突
C.国际法发展日益式微D.全球治理仍需完善
2023-11-22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地心说是中古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天文学观点,但是自15世纪起,以波兰人哥白尼为首一批天文学家先后勇敢地挑战地心说,提出了全新的日心说。日心说的提出(     
A.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人性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C.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体系D.形成重视实验的研究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3年10月我国的粮食收购计划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八,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须的口粮。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应对举措(     
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B.有利于土地改革的实施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