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2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爱学说、墨家的兼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汤因比意在强调(     
A.人类已彻底征服自然B.加强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C.西方文明正走向衰弱D.中华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是以荟萃先民智慧的《易经》为源头,以交融互补的儒、道两家义化为主干,兼取墨、法以及佛教等诸家思想融汇于一炉的多成分、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传统精神文化(     
A.蕴含传统美德B.包容众家所长C.拥有悠久历史D.生命力强大
4 . 中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日本利用我国传统中药处方所开发的汉方制剂,其销量占世界中医药市场汉方制剂总销量的80%以上;日本开发出的汉方“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总出口额相等这表明(     
A.经济价值是中医药保护的核心B.国际合作是遗产保护的前提
C.文化遗产保护可引入市场机制D.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
2024-05-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272年,罗马人占领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殖民城市,李维乌斯被掳至罗马,沦为奴隶。之后他将希腊作品翻译成拉丁语,搬上罗马舞台,获得成功,使罗马刮起了追逐希腊风格戏剧的流行风。这一史料可用于说明(     
A.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B.罗马帝国时代文化的兼收并蓄
C.罗马人开创了希腊化时代文化D.罗马扩张推动古典文化的传播
2024-02-05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类学家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的关系。人口膨胀,聚集居住,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的疾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另外,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茶文化交流对英国酿酒业造成严重冲击
B.饮茶习惯促进了英国人口大幅度的增长
C.工业革命起源于近代开始的中英茶叶贸易
D.茶文化交流推动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民间诉讼空前增多,显现“尚讼”风气。江南东路的歌州(今安徽敏县),“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独牢、就桎梧犹冠带偃簧,恬如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改变,“义利双行”甚至“重利轻义”的财富观取代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面对日益复杂和频繁的经济纠纷,人们更注重维护、争取自己的利益。但宋代政府却认为诉讼行为是刁民所为。

——摘编自游彪《宋史》

材料二   明代地方官必须受理词状,哪怕是户婚田土钱债等“细事”,不受理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地方官都按一定的时间,定期接受和审理词讼,以“牌”的方式向属民公开揭示,还允许民众前来观审。这就能够接受民众的监督,即便是这种监督在地方官强势的情况下形同虚设,但民众不服,声言上控,竞相传言,还是能够使地方官不敢过分地妄作非为。风宪官(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们承接词讼也能够纠正不少冤假错案。但此后的风宪官们往往亲自审录罪囚,其监察职能与司法职能的重叠,不但导致司法程序发生变化,而且使地方官在办理词讼时平添了许多顾虑。

——摘编自余同怀李子煊《明代“诉讼”律例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两宋时期诉讼之风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概述宋代与明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弊端并说明其影响。
2023-11-18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2年,中共中央西北局要求:“责成每个分区搞一个模范支部,看他去年给老百姓做了什么事,今年给老百姓做了什么事,上月给老百姓做了什么事,这个月又给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共做了几件事。……从实践中创造出模范支部后,其他的支部就都向他看齐,这就是具体的领导,提高了干部,也提高了自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重视(     
A.党对干部队伍的集中领导B.推广基层的成功施政经验
C.增强解放区军民的凝聚力D.不断完善政权的组织结构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10 . 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
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