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隔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发生相当之效果。例如《资治通鉴》,其著书本意专以供帝王之读,故凡帝王应有之史的智识无不备,非彼所需,则从摈阙。此诚绝好之“皇帝教科书”,而 亦士大夫之怀才竭忠以事其上者所宜必读也。今日之史,其读者为何许人耶?既以民   治主义立国,人人皆以国民一分子之资格立于国中,又以人类一分子之资格立于世界,共感于过去的智识之万不可缺,然后史之需求生焉。质言之,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   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而已。 ……夫如此,则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而作,昭昭然也。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


评析材料中梁启超关于史学著述的核心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16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一战结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直接介入世界殖民地问题的解决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主张
1919年威尔逊认为殖民国家不应作为殖民地的主人行事,而应作为当地居民和国际利益的委托人行事;因而提出以国联“责任统治”的方式改革欧洲殖民体系。结果只是将德国、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置于国联管理之下。
1941年罗斯福认为应对托管区直接进行国际化管理,保证这些地区对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在这些地区的劳工、资本、企业的发展机会均等。
1942年罗斯福主张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在其监督下,把尚没有获得自治权的地区委托给一个或几个会员国暂时管理,托管地将在政治、经济、社会取得进步的条件下获得独立;美国应担当起领导责任。
1950年美国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所有殖民地自治,促进殖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在殖民地和其他国家之间扩展经济活动。
1953年杜勒斯认为殖民地区已成为西方与苏联阵营进行激烈竞争的战场,美国应暂助殖民地获得自治或独立。
1956年英法与埃及苏伊士运河之争中,美国谴责英法并施加压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关于殖民地问题的政策演变。
3 . 宋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由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御史又称台官,宋之前,台官主要是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主要是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宋初,谏官沿袭唐制,隶属于中书、门下两省,宋仁宗下诏将原有的门下省改为谏院,这一措施标志着谏议机构开始脱离行政机关而独立运作。此时的谏院已然成为另一个最高监察机构,与御史台共同运作。需要指出的是,谏院的独立只是相对于各行政机关而言的,在专制皇权面前绝无独立之说。

宋代谏官职能有所扩大,宋真宗下诏:“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冤滥未伸,并仰谏官奏论。”这是谏官纠弹百官的法律依据,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系统对外戚的抑制、对相权的制衡、对干政宦官的弹击、对武将的抑制,对巩固宋王朝之内政大有裨益。

——摘编自林晓炜《制度何以变迁》等


阅读材料,评析宋代谏官言谏制度的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多角度分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2023-01-12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邮驿·邮政

清前期在明朝邮驿制度的基础上,把以通信传递为主要功能的“邮”和以负责提供夫马车船、粮草食宿为主要职责的“驿”合而为一,驿站从间接为通信使者服务转变为直接处理通讯事务的机构。邮驿之作用,与国家政令军情及官员往来密不可分。其关键职责在于“飞报军情,递运正供物料与给边钱粮”,还负责“税课之饷鞘”的运输。“君子端拱堂署之上,而令行于环海无阻者,职驿递为之也。”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大量军事文书被耽搁严重影响了战事。1866 年,海关兼办邮政以便“为各使馆及海关之文件往来京沪间”。1877 年,李圭指出,西国“遍设邮政局…… 无论公文、书信,一体传递”,所得信资甚多,且各国邮政“同为一制,互相驰递”。“其一切经制,有欲采而施诸中国,以为裕国便民计。”面对列强客邮“侵我大权,攘我大利”,张之洞建议大举开办邮政“务令各国将所设信局全行撤去”。1897 年,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可寄送之信件“分为封口信及明信片,与贸易册并刊印各件共四项”,最初因缺少了解“居民亦多疑阻。嗣后知其寄资甚廉,而又能速而无误也,于是咸乐就之”。“咸同以还,西力东渐,轮船、铁路、电线相继而起,官民便之,驿站亦几几赘疣矣。”1906 年,清政府设立中央职能部门“邮传部”,将裁撤驿站作为主要目标。民国初年,“裁驿归邮”基本完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从邮驿到邮政的变迁。
2023-01-1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餐饮业与时代发展]

材料18世纪以前,西欧人很少外出就餐,绝大多数人都在家里做饭吃。

1765年,巴黎大街上一个名叫布朗热的男子开设了一家有座位的餐饮店,并称之为“餐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贵族佣人大批失业。无奈之下,他们掀起了一场餐饮业的变革。1789年,巴黎的餐馆不到百家。随着各地人员流动,越来越多的餐馆出现在巴黎街道。十年时间,餐馆数量已增长至500家,餐馆已变成王公贵族家餐桌的替代品。

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家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它们从生产单位变成了消费实体。人们开始离家工作,也在其他地方展开各类社交活动,包括饮酒吃饭等消遣项目。城市中酒店、餐馆、酒吧成倍增长,1818年发表的《伦敦一览》中评价:“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座都市能给予劳动者与中产阶级如此多的生活享受。”

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速公路不断延展,汽车快餐餐厅的拓展也紧跟其后,把守在各个高速出口附近。很快,快餐就在全美国流行起来。快餐店对产品标准进行数字化管理,任何人只要按照数据操作,都可以炸出味道统一的薯条。

——摘编自[英]威廉·席特维尔著《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1)根据材料,简述西方餐饮业发展的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个时期,评析这一时期餐饮业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非常重要,苏联为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博弈。二战后,苏联与西欧贸易几乎断绝,到50年代末,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才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紧张局势缓和,“东西方经济联系的发展形成了物质实质,仿佛成为一种缓和的基础”。苏联与西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苏联极力推行“能源一体化”、“缓和物质化”,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对西欧国家来说,这也是有利的。另外,苏联对经互会的能源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其石油出口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但是,石油经济政治化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也酿成了苏联时期经济建设的致命弱点。

——摘编自于春苓、杨超《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苏联对西欧和东欧能源外交政策的异同。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苏联的能源外交政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刘三吾(1313—1400年)等主持会试,录取了52名进士,都是南方人。一时间北方举子联名上疏,怀疑作为南方人的刘三吾偏袒其老乡。朱元璋大怒,命令侍读张信等12人重新阅卷,要求增录北方落第举子入仕。但复阅者均认定此前的评卷并无偏差,建议维持原录取结果不变。朱元璋更加生气,下令将张信等20余人处死,刘三吾等人发配戍边,又亲自策问、阅卷,录取了61名进士,全是北方人。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则干脆取消了对进士的统一录取,改按地域分配名额,南榜分配60%,北榜分配40%,后来又增设了中榜,改为南榜55%,北榜35%,中榜10%。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南北榜”(亦称“春夏榜”)案,其实这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场弊案。

——摘编自张剑锋《用人为什么要五湖四海?》

材料二   科举“一切以程文为取留”,是注重公平与公正的考试制度,但科举并不仅仅是一种考试制度。科举与政治息息相关,多数政治家通过科场登上历史舞台。这就使得科举取士在注重考试公平的同时,还要注重政治上的公平。“南北榜”案并不仅仅是一场惩治科场舞弊案。

——摘编自王元林等《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博弈——洪武丁丑会试南北榜案重新解读》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北榜”案最终结局进行评析。
8 . 【官员考核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出现考核官员的“上计”制度,主要考核仓库存粮、垦田数、户口、赋税数及社会治安等内容。秦代的政绩考核更加完善,对各级官员都要考核,制定了《课律》等法令,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两个方向的两个考绩系统制度。一是纵向的,即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县,县考核乡、里、亭,称为“上计”制度;二是横向的,即中央各部门的卿令,地方的郡、国、县的长官各课其掾吏属官,称为“考课”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升降赏罚的依据,考课由丞相和御史大夫两府主管。

——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较能体现宋朝官吏考课制度特点的,一为考课法,二为磨勘法。考课法,是指官员在任职期间的考评。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神宗元丰年间,采取“四善三最”之法考核地方州守县令。“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所称、恪勤匪懈”。“三最”是“狱讼无怨、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磨勘法在考课法的基础上形成,所有文武官员,凡经过三年和五年规定的年限,都可以申请叙迁。故当官只要任内不发生过错,到年限便可升迁,这就使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考课实际上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摘编自赵玉霞《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述评》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至秦汉官员考核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2023-08-04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皇帝都必然面临一个问题是,他必须集中权力,以确保皇权独尊;但又必须适度放权,以让臣子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雍正构思创设一个政治机构,这个机构专属于皇帝,由皇帝任命,唯皇帝是从。这个机构效率极高,又具备保密性,但却没有专属府衙,也没有专门官吏。它既能满足皇帝集权的需要,又能高效地处理军政,控制思想,预防朋党。雍正七年,雍正一手创设了影响清国国运,主持清国大政183年的军机处。

——袁灿兴《军机处》前言

材料二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置,内阁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览军、政大权两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但若从清朝正式官制来看,军机处还不算正式机构。

——王俊《中国古代官制》

材料三   在军机处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皇权与相权激烈对抗的现象,也从来没有军机大臣的全是嚣张到不可控制的程度,这可以说是军机处最成功的地方。在平定准噶尔之战中,军机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决定对准噶尔开战以来,军机大臣陪伴乾隆,随时提供参考依据……面对扩张了的巨大版图,乾隆当感谢他的父亲雍正,给他留下了军机处这样的巨大遗产。

——袁灿兴《军机处》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材料四   可以说凡清国大政,皆出自军机处。但军机处这样重要的、广为人知的机构,在学术圈中却仅有台湾傅宗懋先生所著《清代军机处组织及执掌之研究》,自我确定写作《军机处》一书后,便开始了繁琐的史料收集工作。幸运的是,当年的军机大臣与军机章京们,留下了大量与军机处相关的记载,而清人的笔记、年谱、清廷的实录、上谕,也提供了与军机处有关的海量材料。

——袁灿兴《军机处》后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在编写《军机处》一书中的史料收集工作。
2023-02-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的济贫历史十分悠久。1601年的《济贫法》就规定,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济贫费用的专项开支;各地方保安审判官负责组织当地教区的救助事宜。《济贫法》的实施标志着英国的济贫体制基本确立。其中一些重要原则影响深远,如对老、弱及残疾人、穷人实行院内救济,不准对不愿意入(济贫)院的贫民给予任何院外救济;收容贫困儿童、青少年到贫民习艺所进行技术培训;对寻找工作的穷人,给予劳动介绍;对健壮的流浪者和乞丐,采取强制收容和强迫劳动。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颁布《住所法》,规定凡擅自变更居所的人,都得被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非法居留者则被驱逐出境。

——摘编自毛日清《论英国社会福利的历史演进与特征》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期,英国农业连年歉收,物价飞涨。工业革命初期,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加剧了谋生的竞争。1779年,兰开夏地区出现大规模反机器骚乱。1793年,英法开战,法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英国贸易受到阻碍,食品价格飞涨。1795年,英王颁布法令,正式废除《住所法》中的“预防性驱逐权”,人口流动得到保障。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出台,该法案对进入收容机构的穷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人身约束制度,如进行日常劳动,男女隔离,不准吸烟、喝酒,外出、会客须经请示、汇报等。收容机构往往食物粗劣、劳动繁重。时人嘲讽道,身体健全的人要么设法自立,要么进入“井然有序的劳动院”。

——摘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近代英国的济贫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济贫政策调整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