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荀子强国篇》记载,范雎问荀子至秦国所见之秦,荀子答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从地势和地貌中地形来看,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条件优越,该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肥沃,有着“天府”的美称,为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秦的地势高于其他国家,是第二阶梯,而其他国家属于第三阶梯,秦的地理优势带来的是它面对东方六国的战略主动权;秦国的地理环境为秦国人民开展活动提供了历史舞台,进而决定了秦国的经济结构,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中天《秦统一中国的地理因素简述》

特别是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军功爵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秦国的军功爵制之所 以重要,在于该制度的实施在等级森严的春秋战国时期,提供了一个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可以通过军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途径。

——李楠《军功爵制与秦统一六国》

材料二   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与元老院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人民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赋税,纷纷出逃,致使政府财源减少,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其次,军事案头政治的形成与军事实力的下降。在维护君主的幌子下,军队及其首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力……政局动荡和文化凋敝,人民趣味日趋低下,皇帝和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军队骄奢蛮横,青年“甚至连尚武精神也烟消云散了”……《福音书》的传播和教会的胜利反过来将罗马帝国进一步推向衰落。罗马公民幻想死后升入天堂,不再像以前那样忠心卫国…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材料三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共二十大报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1)概述材料一表达的观点并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及从中国现代化中获得的历史经验。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因素。
2024-02-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2 . 据史料记载,1645年和1912年当权政府各颁布一则社会改革法令,法令颁布后民间均流传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该口号的两次流传中(     
A.民众受影响的思想观念相同B.民众对法令的立场态度相同
C.民众所不满的政权主体相同D.民众所追求的政治利益相同
3 . 《礼记·王制》中提出“量入以为出”,对财政收支实行预算控制。《周礼》中规定:财赋的出入必须经过几个人的审核,内外互相考核,出入互相考核。战国李悝《盗法·杂法》中规定:遗失记载官物的帐簿以致财物数量有错误的,要按不揭发盗窃论罪。这说明(     
A.财政监督思想源远流长B.法家思想成为先秦的主流思想
C.西周财政监督机制成熟D.财政问题成为思想界主要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隋书·食货志》记载“(北)周时(公元557—580年),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萨珊银币和东罗马金币成为结算主要货币,中原的五铢钱仅作为辅币。这主要反映了(     
A.国际间货币兑换体系还很不完善B.铜铸币不适应大规模商贸活动
C.南北朝时期铜钱国际竞争力低下D.国际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5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6 . 据《明史·湖广土司传》记载,“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格顽冥。如不入学者,不准承袭。”该规定(     
A.旨在通过教化加强边疆管理B.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
C.反映了明朝教育体系的发展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7 . 汉代甘肃敦煌郡的悬泉置遗址,是古代邮驿接待机构。这里发掘出的有字简牍中,有大量中西使节及人员往来及接待的记录。还有简牍记载,乌孙、莎车王使者进贡橐佗(骆驼);安息王“以大鸟(鸵鸟)卵及黎轩善眩人(魔术师)献于汉”。这说明汉代甘肃(     
A.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B.邮驿道路系统较完备
C.保证了丝绸之路畅通D.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
2024-01-15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安东卫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嘉兴府志》记载:明清时期,嘉兴地区“比户以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举家聚哭”;此外,当地还形成了“蚕关门”和“蚕开门”的风俗,即在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直到采茧时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商品经济发展较为繁荣
C.迷信思想影响社会生活D.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天下兵起,始以兵役……徵(征)求运输,百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这反映了当时(     
A.赋役制度亟须调整B.户籍制度管理严格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募兵制度难以为继
10 . 依据《史记.楚世家》的相关记载,历史教师讲述了一个故事(见下),从中可以看出(     
起点:楚武王言“我蛮夷也”。
发展:不到百年,楚庄王陈兵问鼎。
高潮:吾楚郯之战后,楚庄王论“武德”。
结尾:战国后期,出现“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局面,楚国一度被推为合纵之长。
A.分封制度的强化B.民族之间的交融.C.六国统一的完成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9-0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