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8年7月7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了张谔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生动展现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情况
B.旨在动员组织民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战
C.革命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D.其创作背景是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2 . 明代中叶出现的“湖广熟,天下足”格局,清代仍在延续。湖南湘潭、湖北汉口成为商品粮的集散中心。仅雍正十二年,由湖广运往江浙的米粮,就有约一千万石左右。这(     
A.使经济重心的南移得到巩固B.表明湖广农业发展超越江浙
C.表明江浙自然经济趋于解体D.有利于湖广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1-10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秦昭王对巴蜀地区的板桶蛮夷实行过“顷田不租,十妻不算”的优待政策。汉朝历代皇帝和郡县长官也大多强调重农,特别是在农耕不发达的边疆地区。这些措施(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B.促进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友好交流交融
C.表明秦汉时期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的开拓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第三世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民族独立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集合体,处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占据着相同的结构性位置,这在一方面决定了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经济发展是它们的核心任务,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着共同的政治主题。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政治主题经历了从政权建设向民主转型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自由民主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的效果甚为不佳,不仅没能恢复政治秩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性,而且难以调和政治冲突以及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打击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社会基础。

——摘编自汪仕凯《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题转换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第三世界政治主题转换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记载,190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堂共3万7千余所,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一百万人,学习内容除传统的儒家经典外,增添了自然科学、绘画、手工、外语等课程。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这反映出(     
A.清末新政推动了社会变迁B.废除科举彻底改变了国人思想
C.留学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D.近代文化教育在全国得到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1年,慈禧太后与朝臣希望在大乱之后迅速举行乡试,以团结士心和恢复清政府权威,而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联合表示反对,迫使清廷同意东南各省乡试延期举行。该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A.大力的推行“皇族内阁”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D.成功挽救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6年,中共在上海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书记。中共中央随即制定《目前农运计划》。农民运动由广东发展到湖南、湖北、江西、河南、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B.中共成为民主革命领导核心
C.中国革命重心向农村转移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势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中世纪中期,随着受教育群体扩大、王室司法行政书面化,英国庄园管理从依赖口头记忆转向书面文件,产生了地籍册、账簿、法庭案卷等文件。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
C.农奴的依附性减弱D.世俗学校广泛设立
9 . 《吕氏春秋》记载,周族的先祖后稷将“耕织”视为“本教”,受其影响,“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大夫、士也分工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这些陈述意在(     
A.复兴天子亲耕制度B.传播男尊女卑观念
C.还原周初历史风貌D.宣扬以农为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结束后,日本将二战前的行政官僚人员重新定位为“公务员”,以强调其作为国民公仆的基本属性。战后新出台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人事权由坚持政治中立原则的人事院接管。据此可知,日本二战后的行政改革(     
A.开创了日本政治的近代化B.催生了西方最早的文官制度
C.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形式D.有利于日本政治民主化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