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东印度公司

材料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大事年表

时间大事
160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一批伦敦商人贸易的垄断权,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对中国、印度、印尼等国的贸易。英国女王、贵族和一些政府官员也参与了投资。
1699东印度公司将英国毛纺织品输入中国,发现无人购买。
1720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的、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赚取丰厚利润。
1730东印度公司有五艘商船来华,共载白银58万余两,货物只值13711两,白银占比高达97.7%。
1736东印度公司开始购买畅销欧洲的棉布“南京布”。
1757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量猛增,饮茶在英国社会个阶层普及。
1773东印度公司将鸦片走私输入中国广州,并垄断了对清朝的鸦片走私。
1797东印度公司取得鸦片生产制造的垄断权,利润逐年增加。
1818东印度公司为了独霸鸦片贸易,发动了马拉塔战役,最终控制了印度西部地区。
1829英国国内工业资本家陆续供给东印度公司对清朝的贸易垄断。
1833英国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对清朝的贸易垄断权。后来东印度公司获得收益的重要途径为贷款给印度农民,让其从事鸦片生产,再将收购来的鸦片贩卖到广东。
1858东印度公司被撤销。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等


阅读上表,划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主要阶段并进行评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令人依六国宫室图样重建大批宫殿。于是以咸阳为中心,在渭水之北组成了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决意立万世基业,“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依始皇之意,朝宫上应“天极”。是以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为地上帝王之象征。围绕着它,有象征三公、后妃及其他大臣的星宿。秦始皇以朝宫上应天极,独居前方(北半球宫室南向,故古人以南方为前方),似率领咸阳诸宫室而为之主宰。

——史建群《简论中国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秦朝都城建筑的形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双屿港”一般认为位于今浙江宁波六横岛,阅读16世纪中西方有关该港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屿是东方自由贸易港,因一葡萄牙人的胡作非为,双屿在片刻间被夷为平地。当时那里有3000人口,其中1200为葡萄牙人,葡萄牙在这里的买卖超过300万金,这里比印度任何一个葡萄牙人的居留地都更加壮观富裕,在整个亚洲规模也是最大的。那天,中国巡按御史派出由300艘大帆船及80艘双桅帆船,60万大军组成的部队,在不到五个钟头内摧毁了一切。据说,仅在白银、胡椒、檀香、荳蔻花、核桃及其他宝物上就损失了15万金。

——摘编(葡萄牙)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远游记》(文学自传,成书于1576年)

材料二:(倭)寇屯双屿,引西番人交易。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四月,都御史朱纨遣都指挥使卢镗率兵船30只,兵1790名捣双屿港贼巢,镗入港,毁贼所建天妃宫及营房战舰,贼首李光头就擒。五月,聚木石筑寨港口,贼舟不得复入。而二十年盗贼渊薮之区,至是始空矣。

——摘自(明)郑若曾《筹海图编》(明海防军事图集,成书于1562年)

材料三:市舶之开,惟可行于广东。盖广东之去西南之安南、占城、暹罗、佛朗机诸番不远,诸番载来楜椒、象牙、苏木、香料等货……故市舶之利甚广。数年前,有徽州、浙江等处番徒,勾引西南诸番,前至浙江双屿港等处买卖,逃免广东市舶之税。及货尽将去时,每每肆行劫掠,故军门朱(纨)虑其日久患深,禁而捕之。

——摘自俞大猷(抗倭名将,1503-1579)《正气堂集》

材料四:防海之禁,斤斤明于国初,然寇未尝绝,何也?夷夏有无之互通也……嘉靖初市舶罢,流臣严其所私请,商市渐阻……寇势盛,隐泊于宫前澳、南纪澳、双屿澳……寇盗不已,何也?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

——明廷刑部主事唐枢,摘引自(明)王鸣鹤《登坛必究》(成书于159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叙述材料记述事件,并比较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以16世纪的中西方社会背景为中心,评析明代“海禁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现代中国外交史上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官笑的场景。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仰头开怀大笑。

200111月,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入世协议上签字后与WTO总干事等人举杯庆祝,露出笑容。

2021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举办的国际媒体记者会被意外打断。

(美联社记者突然发问)“打断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哈哈一笑)“不如你用中文提问。”现场随即爆发出的大笑声中,美联社记者垂下头。

——摘编自冯春芬《中国外交概览》、时殷弘《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有关中国外交的观点,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存在两个最独特最鲜明的现象:一个现象是社会结构的停滞性。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一直到清朝,社会组织方式一直保持着基本相同的形态。另一个重大现象是社会的周期性大动荡,每隔两三百年,中国社会都要发生一次社会结构毁灭性的崩溃,然后又奇迹般地重建。我们提出的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假说,正是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购,揭示周期性大动乱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内在联系。这种超稳定系统特有的组织方式,使得每个王朝鼎盛时期,都呈现出高度繁荣,但是也造成了它在演化中的动态停滞。

——摘编自《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结合所学习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一个或者整体)进行评析。(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纺织业是英国最早建立手工业行会的行业之一。14世纪英国乡村毛纺织业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开始质变,部分呢绒商人将乡村分散的呢绒工匠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演变为英国第一批包买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行会控制下的城市毛纺织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英国手工业行会被迫在行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整,变革生产关系,以求得生机。公会遂取代手工业行会,并以商人直接支配生产的形式重新组织公会内部的经济活动。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仅存在于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局部地区和个别部门之中,从未对占主导地位的小商品经济形成过真正的冲击。江南的盛泽镇商人之所以“蜂攒蚊集”,是因为产地商品集中,价格必然较低,而非商人已经控制了织匠的经济活动,否则后者完全不必“俱到此上市”。由此还可见,作为仍然是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的“贫者”,其人数当不在少数。很显然,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还不可能对手工业行会的存在构成致命的威胁,手工业行会向公会的演变和行会生产关系的质变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一直到19世纪,中国手工业行会依然故我,采取种种措施,竭力维护昔日陋规。道光三十年,长沙裱店条规明文规定帮工的工资报酬,严禁自行议价。

——摘编自金志霖《试比较中英行会的组织形式一兼论中国行会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清之际中英工商业行会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上半期中国手工业行会依然故我的现象。
2021-08-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说17-19世纪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造曾经让西方人表现出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那么20世纪则转向了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不仅自然界日益沦为人类的奴隶,而且人类自身也被异化为科学技术的手段。这些有识之士们纷纷呼吁重振西方传统的人文精神,用人文关怀来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统治所造成的人性冷漠与社会异化。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运用世界近现代相关史实,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整体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书院与传统教育

材料一   中国书院教育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两宋是巅峰时期,不仅数量剧增,还创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据可靠史料,主持岳麓书院的山长共55位,大多是学派首领、著名学者和教育家。1026年,范仲淹做了应天书院的主持人。他明确匡扶“道统”的教育宗旨,确定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之目标,使得书院名声大振,精英辈出。嵩阳书院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不仅吸引了四方生徒来此求学,更会聚了众多名儒来此山村幽静之地开坛讲学。二程在此讲学十年,司马光的经典名著《资治通鉴》(第9~21卷)也是在这里完成的。1181年,白鹿洞书院邀请陆九渊讲座,演讲之成功竟让听众泪崩。在宋代,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了,并没有诞生传授自然科学理论和知识的书院,这是非常可惜的。

——摘编自刘道玉《论古代书院教育模式的复兴》

材料二   宋代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独特的教育和管理形式存活于科举和官学盛行的封建社会体系中,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当时社会教育的补充,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在民间的普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作为教育中心以及学术研究中心,宋代书院的繁荣也带动了理学的兴起。整个宋代理学的发展几乎是和书院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理学大师,如我们熟知的朱熹、程颐、陆九渊等人。而理学作为一股新兴的思潮,代表了中国学术史上最具理论色彩的儒学,活跃了整个宋代的学术理论,不仅为宋代学术注入新鲜血液,更为整个中国学术带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摘编自张晓荣、叶美兰《宋代书院发展的背景及其特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宋代书院教育的兴盛。
9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目标

选自

1954年9月

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64年12月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选集》

1979年9月

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022年9月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现代化目标”为主题,提出论题并进行简要评述。
2024-03-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元朝,全体百姓被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是“国族”,色目人是其主要助手。蒙古人、色目人因从政、驻防、屯田、谪戍、流亡、经商等原因大量涌入内地,与汉族杂居。例如在元朝后期镇江路所辖一司三县,即住有非汉族的外来侨寓人口170余户,其中包括蒙古29户、畏兀儿14户、回回59户、也里可温(指外来的基督教徒)23户、河西(党项)3户,其他地方的情况亦可想见。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受到汉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一些驻军“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渐知耕垦播植如华人”。一部分人渐受汉族礼俗影响,开始遵行守节、丁忧之制。在雅文化层面的儒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亦渐受熏染,且不少人研习颇有成就。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元代的民族关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