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贞观九年,波斯景教(基督教派)信徒阿罗本来到长安,要求设寺传教。三年后,唐太宗诏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景教“元妙无为,生成立要,济物利人,宜行天 下”,同意了阿罗本的请求。由此可推知,当时(     
A.唐朝崇尚各宗教平等B.道教对统治者的影响较深
C.基督教实现了中国化D.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2 . 约公元前10—7世纪的亚述帝国时期,亚述人将蝗虫视为美味,但蝗灾也令人颇为忌惮。亚述国王不仅命人熏蒸和捣毁蝗虫卵,而且将收集和捕杀蝗虫的数量作为考核官员治蝗工作的依据。据此可知,亚述帝国(     
A.重视治理灾害B.重视官员能力考核C.饮食结构丰富D.农耕文明领先世界
3 .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
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
2024-05-24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期官印使用普遍,其规格较后世印玺偏小。如表是部分官印的介绍,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印文说明规格(单位:厘米)
皇帝信玺秦朝皇帝用印2.6×2.6
文帝行玺西汉南越王用印3.0×3.1
滇王之印西汉滇王用印2.4×2.4
楚司马印西汉楚国官印2.2×2.1
太官之印西汉少府官印2.2×2.2
①反映了“推恩令”实施的效果   ②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官僚政治
③狭长的简牍影响了官印规格       ④印证了汉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4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东周时期,各类民间音乐百花齐放,出现了具有商业性质的专业乐人和进行音乐消费的娱乐场所。据《苏秦列传》记载,“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宗法分封体制遭到破坏
C.礼乐制度的传承D.思想争鸣促进艺术创新
6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工人的扫盲和业余教育,下表是部分识字课本中选取的工人模范代表。

课本

课文题目

模范人物

成长故事

《识字课本》

《创造新纪录》

赵国有

创造新纪录的生产英雄,被提拔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担任生产部副部长。

《职工识字课本》

《孟泰仓库》

孟泰

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工人课本》

《赵占魁的故事》

赵占魁

10岁当雇工,曾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为全解放区的模范。

《工人识字课本》

《给奖大会》

17个妇女特等模范人物从名字都没有、被欺凌、被压迫的妇女成为特等模范人物。
这反映出(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B.劳动者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C.国家重视建构工人主人翁形象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2024-05-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代,新官上任最长半年内仍可带“新授”等字样,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强调:今后原地方僚属若犯赃罪,路级长贰上任未满百日,州级长贰上任未满一月,因其尚未熟悉新工作,就不必追责,以便展开工作规划。这项举措(       
A.有利于稳定地方治理秩序B.容易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C.完善了古代官员选拔制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4-05-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1940年代,他在目睹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日趋反动后,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坚持“国家至上”,忠诚于艺术,到宣称“人民至上”,强调“最后的胜利永远是属于人民的”。1946年,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响应中共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他说:“过去我只晓得抽象地爱国,不知爱什么国……现在我知道,爱国只能是爱新民主主义的国,现在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将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闻一多的思想转变,凸显了他在为人民的民主与和平的新中国而奋斗的事业中的特殊地位。

——摘编自陈恩国《闻一多抗战后期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后期闻一多思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后期闻一多思想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编订了以“二十二个文件”为中心的学习文件,用于规范全党政治学习范围。这些文件的学习(       
“二十二个文件”分类
毛泽东的著作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著作中国共产党文件斯大林、列宁等苏联领导人著作
6个3个7个6个
A.促使中国思想趋于统一B.标志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
C.旨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 . 商周时期,王及诸侯方国国君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公共墓地的“集中公墓制”。春秋战国时期,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出现,秦始皇陵则完全脱离秦国芷阳陵区而自成一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A.血缘政治的瓦解B.统一局面的形成C.儒家思想的影响D.君主集权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