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市井小报到革命先声:《苏报》

材料   《苏报》,从1896625日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内,至190377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共发行2570份,原件存世621份。其初期的主要栏目:首版为谕旨恭录、论说等;其后为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以及上海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约占至三版半;第三版后半部分和第四版,主要登载各类商业性广告。

《苏报》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文章或言论

时间主要负责人代表性文章或言论
第一阶段:18986月至9胡铁梅(18481899年),安徽桐城人,名璋,号铁梅,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娶日籍女子生驹悦为妻。生驹悦有一定文化素养,通中文并担任主编。《维新报揭论欧人图中国成谋及兴亚抑欧策》《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
《保国会二月二十七日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文御史严参康有为折稿》
《创办时务报源委记(梁启超)》
《论中国宜多延日员为顾问教习以求速效》《复任父论西学书(黄遵楷致梁启超)》
第二阶段:1899年至1903年初陈范(18601913年)湖南衡山人,本为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遂承办是报”。戊戌政变后,《苏报》转载了康有为在海外作为宣传喉舌的《清议报》《知新报》和《天南新报》上的主要文章,如《废立要闻汇志》《废立余闻二则》《建储私议》等,还对慈禧太后“己亥建储”一事进行反驳。
第三阶段:
19036月至
19037
章士钊于1903527日担任《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以大量篇幅首先推荐邹容的《革命军》。《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
《序革命军》
《论革命军》
《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驳〈革命驳议〉》

——据王敏《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报》办刊期间言论基调的重大转变。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明朝嘉靖年间,一批与沿海形势相关的海防图大量涌现,如《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两浙海防图略《温处海防图略》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明朝海防体制变化B.东南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禁政策强化D.西方殖民势力扩张
7日内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5月针对性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6年底,一个西方记者在中国游历8000公里后,发表报道:“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体现出当时(     
A.中国人民建设热情高涨B.西方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同
C.国际关系逐步趋向缓和D.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4 . 从 1972 年开始,我国先后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引进大量成套设备,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3个大电站等,合同总额约43亿美元,这些引入的设备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相继投产。这(     
A.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局面B.旨在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C.有利于三线建设快速发展D.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则社论

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

……在过去一年内, 中朝人民部队就歼灭美国侵略者及其帮凶军241900余人……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在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条件下, 大规模建设是否可能呢? 答复是肯定的。在过去两年中,我国人民曾以极大力量投入抗美援朝的斗争,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反而加速了我国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和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一九五二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65%。

为了实现伟大的国家建设计划, 需要我国工人阶级的积极努力,农业也需要迅速发展, 国营商业、合作社和私营商业都应该努力作好物资交流的工作,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既已胜利地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而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就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和地方的人民政府。

一九五三年的任务是巨大的。完成一九五三年的任务,整个五年计划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这对于今后四年的工作是有决定意义的。

——摘编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九五三年元旦社论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宋元明时期浦江郑氏,合食义居15世,计330余年,历代屡受旌表,世称“义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氏先祖郑绮为郑氏义门同居一世祖。 《宋史·孝义传》中记载郑绮……善读书,通春秋谷梁学,以肃穆治家,九世不异爨(烧火做饭)。母亲张氏四肢瘫痪,郑绮抱持就厕便溲三十年如一日。临终前郑绮发誓:   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

——摘编自浙江日报《浦江郑义门,家的精神》

材料二   郑文嗣,婺州浦江人。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四十余年,一钱尺帛无敢私。至大(年号)间表其门。文嗣殁,从弟大和继主家事,益严而有恩……冠昏丧葬,必稽朱熹《家礼》而行执。虽尝仕宦,不敢一毫有违家法。……宗族里闾, 皆怀之以恩。

——摘编自《元史·孝友传》

材料三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弟文融,字太和,部使者余阙表为东浙第一家。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   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

——摘编自《明史·孝义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浦江郑氏被称为“义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门”存续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59年,宰相丙吉外出,遇见路上有人斗殴致死过而不问,继续前行,见一人赶牛,牛喘吐舌,丙吉停下问询详情。随从不解,丙吉解释说,斗殴杀人自有官府依律治理,但牛喘可能涉及时气失节。丙吉的言行反映了(     
A.休养生息的政策B.重农崇耕的观念
C.宰相职责的模糊D.制度运行的规范
7日内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宋代,大批农民在农闲时节走出家门,涌入城镇做苦力,“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成为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这可用于说明(     
A.农民经济状况好转B.农村经济形态受到冲击
C.城镇管理空前宽松D.城乡间的经济交流加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胜利走向新胜利

材料   在伟大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坐落着一个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个共和国的能源巨子,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光辉历程。

胜利油田开发大事记

1961416山东省垦利县东营村华8井勘测发现华北地区第一口油井。
19629232井发现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是当时全国日产最高的油井。油田因此被命名为“九二三厂”。
1964125党中央批复同意了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作者汇集东营,又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勘探开发建设会战在黄河入海口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1968发现胜利油田的主力大油田——孤岛油田。
1972615成立“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统一指挥开发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生活。
19741978通过会战,勘探开发了孤南油田、五号桩油田、垦利油田等新井,1978年原油产量达1946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1981响应国家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政策,形成单位经营承包、基层队长承包、招标承包等经营模式。
19898经国务院批准,“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结束了胜利油田多年的会战体制。
19986根据国务院关于石油石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胜利油田划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
20005根据中国石化重组上市的整体部署,“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110随着中国石化成功上市,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完全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之中。
2005至此陆续发现73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8.53亿吨,生产天然气37.578立方千米。

——据王建刚、徐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献给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建设40年》、刘羽燕《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研究(1961-1992)》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胜利走向新胜利”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

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

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

(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讧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

(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

(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

(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

评价一

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

——《义和团档案史料》

评价二

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
(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