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
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
2023-01-07更新 | 3626次组卷 | 2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广东专用)
2 . 《韩非子》记载:“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君者也。”《史记》则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两者记载的不同,说明(     
A.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认知B.政治主张影响历史解释
C.法治与德治之争的激烈D.时代发展决定历史叙述
2023-01-12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七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据朝鲜半岛的官修正史《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一个叫子玉的人被提拔做官,被人质疑其出身 较低,无法胜任这个职位。有人告诉国君:“(子玉)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大唐为学生,不 亦可用耶?”子玉终得重用。这反映出新罗(     
A.政治制度存在缺陷B.学习唐朝选官制度
C.深受儒家文化影响D.国君心慕中华文化
2023-01-11更新 | 55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4 . 辣椒原产美洲,是一种用地少,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的调味副食。大约在十六世纪下半叶(明中后期)进入中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与曹雨《中国食辣史》

材料二   以下是两则明清时期记载辣椒的史料

明代杭州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是中国最早有关辣椒的文献。

贵州地处西南,多山而且耕地稀少,乾隆年间《贵州通志物产》记载:“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盐”。

——摘编自《燕闲清赏笺》《贵州通志》

材料三   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食辣习俗广泛存在于西南以及两湖等地的农村与口岸城市,但主要是下层庶民中盛行,社会上层食辣比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川菜、湘菜为代表的辣菜逐渐在一些原本少有食辣习俗的沿海城市扎根,并形成了一些资本雄厚的餐饮企业。同时,真空包装的辣味食品也在学生中流行,食辣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饮食习惯。

——摘编自曹雨《中国食辣史》


(1)请结合西班牙与葡萄牙殖民势力划分等相关史实,依照下图提供的圆点,选择相应地区,填入空格处,说明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主导的辣椒传入线路。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归纳辣椒传入中国后用途的变化,并分析在清代的贵州,辣椒被广泛食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归纳总结1949年后食辣习俗逐步扩展的背景
2023-01-10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等3地(大湾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022-12-16更新 | 931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或者合并。据此可知(     
A.政府需要移民屯田B.中原地区农业相对衰退
C.地方区划不断降格D.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徙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据冯桂芬《显志堂稿》记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知(     
A.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的状况B.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
C.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发现了一些龙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山西陶寺遗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这(     
A.说明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证据
C.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D.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规制理念
9 .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中央政府要求州级行政长官“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这体现了(     
A.民本思想B.经世致用观念C.薄赋观念D.重农抑商思想
10 .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2023-06-30更新 | 3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广东专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