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说道:“以前没有这种结合,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建立这种结合”“使我们在大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工作同每个农民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A.消除了城市和乡村间的矛盾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6年,列宁指出,“在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19世纪下半叶就确立起来了,到了20世纪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在之后几年中,列宁又反复强调资本主义在俄国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列宁发表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分析俄国的社会性质B.论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C.指出马克思主义精髓D.辩证分析资本主义客观影响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演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1934年,卡德纳斯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在六年内颁布了一系列暴风骤雨式的措施,如允许共产党和工会公开活动;征收外国公司和大庄园主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实行农民免费医疗政策。这体现出卡德纳斯的改革(     
A.模仿苏联模式B.既全面又彻底C.效果非常显著D.具有激进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诏:“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以国用急不待秋,方青苗即征之,号青苗钱”,“五年始定法,夏上田亩税六升,下田税四升,秋上田税五升,下田税三升,此夏秋分征也”对上述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A.制度变革具有渐变特征B.唐代宗已全面实施两税法
C.与王安石青苗法内容一致D.实现减轻民负的根本目的
7日内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的法国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便包括“浪荡小说”,18世纪中后期,这些故意抹黑教会人士的“浪荡小说”传播和流通范围大大扩展,受众大量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启蒙运动的发展B.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C.封建势力过于薄弱D.民众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13世纪以后,农民向封建主交纳的货币增加,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这表明当时庄园经济(  )
A.孕育了社会转型因素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C.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D.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7 . 宋代升迁官阶须经历一套复杂的考核手续。不但要严格考察其出身、资历、政绩、家庭背景(有无犯罪人员),还需要有数名中高级官员保荐并连带承担责任,被称为“举主”。举主的人数、身份皆有具体要求,不得稍有差错。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宋代冗官问题的严重B.官员选拔方式的多样
C.两宋文官政治的发达D.政府行政运行的低效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如表可知,鸦片战争后(     
1840年林则徐称赞西方火车运货的快捷与“省人力”
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欧美铁路、火车进行了介绍
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在全国修建铁路的计划
A.铁路建设在中国进程缓慢B.交通近代化提上政府日程
C.国人认识到修筑铁路重要D.铁路对强国发挥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9年3月6日《申报》的第一次报道称:“国立北京大学自蔡孑民氏任校长后,气象为之一新,尤以文科为最有声色。文科学长陈独秀氏,以新派首领自居,平昔主张新文学甚力,教员中与陈氏沆瀣一气者,有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学生闻风兴起服膺师说者,张大其辞者,亦不乏人。”这一观点(     
A.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基础
C.凸显了文人的保守意识D.推动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元代江南部分路州农业税与商税一览表,表中现象反映出(     
地名税粮商税税粮折钞与商税之比
徽州路延祐三年计拨定夏税,中统钞363锭15两6钱6分9厘,丝39619斛5两8钱3分4厘,绵6358斛4两1钱3分4厘;秋粮,米19037石8斗7升8合4366锭29两80文9分0.962∶1
嘉兴路米602069石5斗8升9合8勺4抄7撮,豆131石6斗9升5合,小麦84石6斗6升5合1勺3486锭1两1钱3.455∶1
集庆路小麦447石2斗4升9合,租钱231锭44两4钱9分,黄豆447石2斗4升9合,粳米1石3斗8升8合在城税务5174锭15两5钱6分6厘0.0796∶1
A.经济的区域差异B.白银货币化实现C.民族交融的加深D.经济重心的南移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