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各级领导机关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分配土地,迅速形成土地改革热潮。其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到1948年底,老解放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改善,成为了农村的主人,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1版)等

材料二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以万里为第一书记的中共安徽省委做出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不向农民征统购粮的决策。这一决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战胜了特大旱灾,还引发凤阳县等地一些社队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与此同时,其他地方的农民也实行类似改革。1980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支持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指出这种做法不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19821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包产到户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至此,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第1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的历史条件。
(3)在变革农村土地关系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了哪些可贵品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代《邦联条例》。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便称为“制宪会议”。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终于在1787917日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准。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分析其制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
2022-06-20更新 | 19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05-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180018201830185018601870
产量1100174024004940800011000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能够“改变世界”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政治制度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的相权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亿
175019.213.11.630.97.28亿
185022.78.15.135.111.71亿
190024.97.49.024.916.08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三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3)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2-05-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世界各地800多万件的文物和图书珍品。早期的英国国家博物馆倾向于收集,汉斯·斯隆伯爵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18世纪至19世纪,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藏品主要来自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埃及文物有7万多件,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文物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例如西周的康侯簋、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等,还有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从圆明园中抢劫盗窃的文物,1856年到1932年间,“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掠走的大量敦煌画卷及经卷等。

材料二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尽聚于此。辛亥革命胜利后,故宫收归国有,1914年成立古物陈列所。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文物安全,择其精要装箱南迁于南京。1937年,南迁文物不得不继续迁徙,又历尽艰险,辗转迁徙至四川。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通过“着重保护、重点修缮、全面规划”等措施得到了新生。

——材料均摘编自《360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故宫博物院及其文物经历曲折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文物的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材料 彭湃,广东省海丰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1922年,彭湃与另外5位农民组成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六人农会。

19231月,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为会长。大革命时期,在广州举办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著《海丰农民运动报告》,对当时正在蓬勃开展的全国农民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27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领导海陆丰武装起义,建立了海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马上着手进行土地革命。1928年上半年,彭湃领导的农民武装加上徐向前带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部分兵力,在海陆丰、普宁、惠来、潮州一带开展游击武装斗争,捍卫苏维埃政权。1929年因叛徒出卖而牺牲,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摘编自《彭湃文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澎湃对中国革命的突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
2022-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材料   在二战亚太战场研究领域,英国威廉·斯利姆的这本《反败为胜》早已闻名,甚至是深入了解二战印缅战场的必读之书。1942年,日军占领仰光,盟军节节败退。斯利姆抵达缅甸时,面对的便是如此灾难性的开局。无奈之下,斯利姆率领被打垮的军队进行了大撤退。逆境中,斯利姆在几乎没有任何欧洲支援的情况下,恢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并联合中国远征军与美军绝地反击。从伊洛瓦底江到密铁拉,再到夺取仰光,一系列精彩的反攻战无不彰显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英、中、美、缅、印五国人民联手抗日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

二战将领回忆录并不算稀有。无论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太战场。参与过二战的将领撰写的回忆录比比皆是。但威廉·斯利姆的《反败为胜》能够成为众多将领中的一匹黑马,长期备受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与许多将领不同,他很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给出了他的成功秘诀,这些秘诀在很多生活的其他领域都有用。

——摘编自2021年第274期《国家人文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败为胜》这本书被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作战争回忆录应具备的条件。

10 . 材料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这一政策与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相伴随,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当作“末业”加以抑制。统治者反复强调以农为本,推崇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西汉初,汉高祖刘邦“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营、官营贩卖、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经营,以至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据《重农抑商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