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新中国农民的变迁就是新中国发展、进步、成长的缩影和生动映照。阅读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民的变迁

视角农民的变迁
生产方式由分得土地时的个体经营转变为合作化时期的集体统一经营
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是现代文明慢慢渗透到农民生活中的过程
阶层结构从单一的政治分层为主的阶层结构逐渐向以财富、权力、社会声望等为主的多元社会分层的过渡
社会流动由新中国初期的无序流动向人民公社时期的停滞、凝固的转变
社会心理从自我主体意识的增强到被政治化运动所限制下的个体意识的缺失,从对民间神灵的崇拜转为对领袖的崇拜,从求富的心理到均平心理的转化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变迁

视角农民的变迁
生产方式由集体生产到家庭经营的转变,家庭成为生产和经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家庭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了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下的生活状态,正在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型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经历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过渡
阶层结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正在从单一同质性的阶层结构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称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多元异质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流动农民的流动性较之以前逐渐增大
社会心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其社会心理也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状态,既有现代性的民主法治意识,又有传统道德观念;既有竞争意识、时间观念又有传统小农的自由懒散

材料三 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社会的公民化和国家的法治化潮流不可阻挡,农民也将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在当今中国,农民似乎成了社会问题的主要承载者,意思是说,农民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在现代化过程中,种种问题均由农民这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来承担。中国农民将走向何处?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张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2013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影响农民生产方式、社会流动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变迁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影响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流动、阶层结构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变迁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其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2 . 民族的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交融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部族—华夏民族—汉民族—中华民族”的过程,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国家形态结构也由黄帝—尧舜禹时代的单一制“部族国家”,发展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华夏民族国家”,再发展为秦汉以来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中华民族”一词出现在近代,但自秦汉开始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中华民族就处于形成之中。

——王震中《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

材料二   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多融合于汉族;北方汉人南迁使一部分与汉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人口分布格局开始由原来的分族聚居变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材料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责任“共担”、未来“共建”、幸福“共享”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义;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定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利益,体现着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诉求。

——摘编自蒋永发、任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谓与何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国家形态形成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及典型事例,分析北方汉人南迁对南方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历代王朝针对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动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
(3)据材料三,概括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
2023-07-17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篇章,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简表   

时间外交大事概况
19491950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19501951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8国建交
19531956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9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1971中国融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29日本等18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1976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11个*

*注:截至2022年,联合国共有193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

材料二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发展格局,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赵可金《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表中①②两个时期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政策,并简述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和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和中国方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战略发展的特点。
4 . 辛亥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新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虽然辛亥革命未能立刻再建有序的社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但它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更新和重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破坏。自辛亥革命后,整个社会充满新旧事物的斗争,且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各种新事物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并且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所以纵观历史,其本质是一个破旧的时代,一个替代的时代,一个新事物成长的时代。正是由于辛亥革命才开启了这一个破坏的时代,一个让新事物能够从旧秩序中破土萌芽并成长起来的时代。

——摘编自谭玉龙《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解构与重构》


(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说明民国初年“整个社会……是一个破旧的时代,一个替代的时代,一个新事物成长的时代”。
5 .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建设性探险,延续了集权式变法思路,是体制改革的终结之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今四夷荡然与中国通,在北则臣契丹,其西则臣元昊,二国合从,有掎角(夹击)中国之势。

——摘自《宋史·列传四十四》

材料二   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政府给农民贷款,半年后还款,以货币或粮食还贷,半年的利率是20%,年利率为40%;同时,拨出100万贯钱,作为京师市易务的本钱,将“开阖敛散之权”从富商大贾手中归于官府。因而变法具有明显的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王安石变法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无法实现用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经济法,来实现富国强兵,因为经济法有其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基础,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周小明《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等

材料三   这些看上去都挺好的法令,经过长时间的执行之后,完全背离了当时王安石制度设计的初衷。大量见风使舵,以权谋私的官员借着改革的机会,政治投机扶摇直上,直接造成了王安石之后整个北宋官僚队伍的堕落与失效。

——摘编自晓书童《王安石变法,全面经济变革的最后绝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指出王安石为此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富国”措施,并分析其体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3)据材料二、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023-07-15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法律权威,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法律的胜利实施。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国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宝成《新中国60年法律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其顿征服希腊后的希腊化时期,地中海世界的各个种族和文化的交融已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早在罗马吞并巴尔干地区之前,就有罗马人开始学习希腊文化,与东方进行贸易,罗马人出现在爱琴海各地。许多意大利农民或被大土地所有者驱逐,或因服兵役而离开家乡,受到城市奢侈消费的吸引而进入罗马和其他意大利城市。……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刻是它不仅充分吸收其积极成果,而且对其消极面也有所回避。罗马希腊化的进程一直在继续,但罗马人最终走上的是一条有选择性的希腊化道路。

——摘编自王振霞、王玉冲《古罗马城市与城市化》等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绚烂夺目,独树一帜。它包含三种文化要素,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其丰沃的生长土壤,处于独尊地位的基督教信仰是其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体系,同时它还从西亚、北非等地的近东文明古国文化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最终融合为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的重心是希腊化时代的各种世俗传统,这些传统对官僚的教育以及在逐渐形成的东正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拜占庭文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摘编自周巩固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化时期罗马文化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多样,这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帝国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有计划地统一开辟边境的自由贸易区,大力扶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和过境贸易。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经由这里运往西方,而西欧的毛织品等也借道转运到中亚等地,帝国则从转口贸易中获利。对外贸易活跃促进了国内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生产专门化的发展。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和繁荣的国内外贸易给帝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国库充盈,财政富裕。当时帝国的繁荣也恰好在国库的盈余中反映出来。同时,政府还在许多重要的商贸路线上派有重兵,意在保护帝国内的商贸路线,其目的在于增加关税收入。

——摘编自李仲生《世界人口经济史》

材料二   16世纪奥斯曼帝国曾授予一些西方国家以特权,如鼓励外商运来帝国不生产的和无法满足需要的产品,允许外商购买帝国的粮食和原料,但当西欧国家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后,这些特权却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剥削奴役奥斯曼人的工具。帝国政府监督和控制市场,举凡度量衡、价格和利润、进出口贸易、原材料生产以及行会组织都在中央政府的监视和约束之下,遏制了广大农民、工匠和商人的积极性和行会组织的自主权。帝国还严密控制所有国内外贸易路线,封锁陆上边境口岸,严格限制私营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竞争。帝国政府即或关注世界动态,也只注意收集和处理有关欧洲政治事务的情报,而很少注意那里知识、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发展。

——摘编自胡光利《试论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及其历史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奥斯曼帝国兴与衰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奥斯曼帝国兴衰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3-07-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非常珍惜盟国间的合作关系,最终形成的战后合作计划实质上是大国特别是美国和苏联妥协的产物。斯大林放弃了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的完全否决权,罗斯福和丘吉尔则认可了苏联和波兰的新边界;斯大林同意对德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对日宣战,罗斯福和丘吉尔则同意苏联在远东所希望的特殊利益。尽管大国间的合作很多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实现的,但是这并不是雅尔塔体系的主流。大国的合作基础主要体现在《联合国宪章》里,“该宪章是宣扬联合国家决心为维护和平以及通过集体行动来惩罚未来侵略者而携手合作的响亮声明。”杜鲁门在战争结束后“厌倦于笼络苏联人”,开始从雅尔塔精神后退,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摘编自曹胜强《论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

材料二   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旧的国际秩序被打乱,新的国际秩序开始重构。然而,世界格局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国际秩序如何重构,各国的主张如何?中国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战略?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

——摘编自李景治《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国际秩序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并分析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中国贡献了怎样的方案?
2023-07-0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十六七世纪的圈地运动造成数以千计的流民,他们在农村的基本生活没有保证。但是这一时期被推到城市中的人,却由于近代工业尚未发展,工场手工业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大部分成为了乞丐。工业革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工人的排挤,和农村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作为一种持久的推动作用。同时,机器生产造成手工生产的扩大,因而在一定时期,劳动需求扩大,工人工资一度上升较快。正是农村况状的加速恶化和城市生活的相对良好,使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流向城市,导致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00年以后,来自东北部各州的移居者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重重阻碍,如潮水般涌入中西部。俄亥俄州是第一个接受殖民的州,从1800年到1820年,该州的人口增长了3倍,这大部分是由于移民迁入所致。时起时落的移民潮继续西进,越过高原和大山,为寻找加利福尼亚州的黄金勇往直前,到达了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堪萨斯州。在1810年,仅不到4%的美国人居住在中西地区,而到了1840年,美国人口的17%,即300万人居住那里,到186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25%。到1900年中北部和西部各州人口超过3000万,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摘编自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主编《剑桥美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023-07-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