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邻国在秋萨罗国(今耶路撒冷)西南,渡太(通‘大’)碛,行二千里至其国。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餐鹘莽。鹘莽即波斯枣也。瘴(毒)痈(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特甚诸国。

——摘编自【唐】杜环《经行记》

材料二   东非宋朝钱币出土统计表(单位:枚)

国家名称出土地点钱币总数量宋朝钱币数量
索马里摩加迪沙4414
布腊瓦21
梅尔卡10
肯尼亚给地32
安哥瓦那65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10
桑给巴尔岛236156
马菲亚岛93
基尔瓦岛2825
总计330206

——根据马文宽《非洲出土的中国钱币及其意义》编制

材料三   1413年,郑和访问了“去中国绝远”的“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1415年,“麻林遣使附船来中国贡献麒麟(长颈鹿)”,引起轰动。永乐帝(明成祖朱棣)极为喜悦亲往奉天门主持欢迎仪式,接受“麻林国及诸番国进麒麟、天马、神鹿等物”,并允许其在明朝境内交易。

——摘编自《明史·成祖本纪》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经行记》中的记载和东非出土的宋朝钱币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与“麻林国”的交往内容及其实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于1902年发起“小说界革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进入20世纪后,晚清的小说数量激增,大部分出版于上海,晚清最著名的四大小说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等,都在上海编辑发行。时人称,“自文明东渡,而吾国人亦知小说之重要,不可以等闲观也,乃易其浸淫‘四书’‘五经’者,交而为购阅新小说”。从1900年到1912年,又是士大夫大批移居上海的时期,先是庚子事变,后是辛亥革命,上海的租界成为士大夫避难的庇护所。近代作家黄人在1907年也提出:士大夫“昔之视小说也太轻,而今之视小说又太重也。”士大夫本来是小说的潜在市场,他们有文化,有闲服,有购买力,一旦形成读小说的风气,自然急剧扩大了小说的市场,不少士大夫还加入了小说作者的队伍。从晚清开始,小说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像古代那样受到文学的排斥。这也意味着当时的小说已经代表了当时的文学。小说一旦进入了文学,就逐渐取代诗文,居于文学的中心,成为“文学之最上乘”

——摘编自袁进《试论晚清小说读者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小说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小说变迁的原因。
2024-04-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始于汉室”,此时的瓷器“自身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同俗粗用”,并不远销。公元583年,南朝皇帝陈叔宝诏令景德镇的窑户烧造雕镂精致的陶瓷石柱;到隋朝时,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已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瓷器产品有了较大影响。唐代柳宗元的《代人进瓷器状》中有:“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器惭瑚琏,贡异努丹”,对当时景德镇的瓷器给予高度评价。作为“瓷都”的景德镇瓷器早在唐、宋就已向全国各地延伸,与当时的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争奇斗艳,最后脱颖而出,远销国外。

——摘编自洪玲胡甜甜《浅谈景德镇陶瓷发展史》

材料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初四日,时任江西巡抚柯逢时就开办江西瓷器公司一事上书慈禧太后及光绪帝:“江西浮梁县之景德镇制造瓷器,已历数朝,曩年售价约值五百万金,近乃念趋愈下,岁不及半,论者以为制法不精,税厘太重之故。盖该镇自军兴以后,元气未复,又一焐于火,再沦于水,资产久已荡然,勉行支持,益多苟简,运商复从而盘剥,时当其扼,则倍息亦所甘心,于是年复一年,利日以微,货日以窳,其行销内地者,即通都大邑亦少精致之器,迄无人维持而补救之,遂一蹶而不可复振。”

——摘编自项坤鹏《由柯逢时〈开办江西瓷器公司折〉引发的思考——试析江西瓷业公司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景德镇这座“因瓷而名、以瓷而兴”的老城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坏房窑房、瓷行柴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角落拥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地处景德镇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等所拥有的陶瓷研究人员多达2000多人,占全国半数以上。目前,景德镇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日用、艺术、建筑卫生、工业陶瓷产业体系,也形成了集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原料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为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艺术陶瓷在国内市场以及外销的交易出货量持续增长,正为景德镇瓷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编自龚紫薇《关于景德镇陶瓷在现当代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至近代景德镇瓷器的发展特点,并指出柯逢时建议开办江西瓷器公司的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景德镇现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
2024-04-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1月,首届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拟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务机构组织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随后,政府决定在全国统一开征14个税种,含工商业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筵席、娱乐、冷食、旅店)等,初步形成了以货物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为辅,在多环节课征的复合税制。

——摘编自刘尚希等《新中国财政史》

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9%(比1952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14.2%,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在税收收入中,货物和劳务税收占 83.6%,比 1952 年上升了 34.9 个百分点;所得税收入占10.4%;财产税收入占0.2%;农业税、牧业税收入占5.5%,比1952年下降了 22.5个百分点。

材料三   据初步统计,2018年,中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5.3%、17、4%。在税收收入中,货物和劳务税占50.8%;所得税收入占 35.1%。

——材料二、三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税制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4-04-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迪上尼在上海上海迪士尼乐园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作为好莱坞电影代表之一迪士尼初登上海。

材料一   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

上海的一般区划分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到20世纪30年代,在此期上海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原住民。

——吕翠凤《走进上海》、唐振常《上海史》

1作为沪上一本娱乐性非常强的画报,《良友》杂志率先介绍了迪士尼和他的米老鼠。在19321月刊中,画报用整版图片介绍米老鼠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明星。

材料二   上海电影院的大规模建造和翻新开始于20年代。到1931年,全国有声电影96家,其中31家在上海。20世纪20年代上海就已经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19301937年正值迪士尼的萌芽时期,传入很多迪士尼动画形象。

材料三   1939年上海发行了《白雪公主遇难记》。

第十章节选如下:

“打到吃人的混世魔王!”“弱小民族团结起来!”“争取最后胜利!”

“公主!你太伟大了,我们用团结来安慰你的灵魂,建设大众的国防保护我们祖国,创造真正和平……”

材料四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好莱坞电影受到重创。“孤岛”消失后,上海的电影事业,包括放映、发行与制片三个方面,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电影和苏联电影都不能公映了,代之而起的是日本电影。

日寇投降后,海上运输恢复,美国影片(不管新的旧的)便又大量地涌进中国,重新霸占了中国的放映市场。

——摘编自程季华等《中国电影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在上海传播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迪士尼在上海的传播历程并分析影响。
2024-04-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久,(马克思)又为党底(的)机关新闻《新莱因新闻》底(的)主笔。这《新莱因新闻》是旧《莱因新闻》底(的)再生……以大胆勇壮的笔墨猛烈地攻击德意志政府,并无忌惮地辩护六月一日的巴里(黎)暴动,痛骂国民会议……是年秋……宣布戒严,禁止《新莱因新闻》底(的)发行,但他还是继续按日发行,毫无畏惧……马克思在审判时的辩论,简洁、明了,力说其在法理上决不能成立反逆罪……于是普鲁西(士)就命令他退出国境,禁止了《新莱因新闻》。

——摘编自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唯物史观的讲义(1922年)

材料二   《新莱茵报》是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战火中诞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普鲁士的科伦创办了这张大型日报……1849519日发行的最后一号《新莱茵报》是用红色油墨印刷的……红色的最后一号《新莱茵报》像一面鲜艳的红旗,永远飘扬在无产阶级心中。

——摘编自《马恩列斯研究资料汇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找出材料一中一处史实表述上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2024-04-23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全球联系的加强

材料:1565年,西班牙人乌达内塔开辟了连接亚洲与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由于主要以中国生丝与丝织品为主,故该航线也被称为中拉海上丝绸之路。

中拉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初,西班牙王室免费给船只发放通行证,商人可以自由往返两地,1565—1700年间约有7200名亚洲人踏上美洲大陆,从那各类工作。1593年西班牙国王颁布敕令,规定从马尼拉进口的商品只能在墨西哥销售或转运至宗主国,禁止将其运往拉丁美洲其他殖民地。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商人依然不顾这些法今争相去往墨西哥购买中国商品、促使中—菲—墨贸易线路以墨西哥为中心,延伸至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导致墨西哥敢终成为中拉生丝、丝织品贸易网络的中心。1604年,菲律宾与印第安棉布以及中国生丝支撑着墨西哥110家作坊的运行,墨西哥也汇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的信息、来自东方的书信以及有关中国的文献。17世纪中叶,由于中国无法持续供应大量生丝与丝织品,该贸易路线便迅速陷入危机。

——摘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拉海上丝绸之路对拉丁美洲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论检奸。(郡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岁尽遣吏上计,并举孝亲,郡口二十万举一人。

——摘编自《后汉书》

材料二   (监察御史)奉制巡按,持有制命、掌分察巡按郡县。

——摘编自《旧唐书》

(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其吏在官公廉正已清直守节者,必察之;兵贪秽谄谀求名徇私者,亦谨而察之。

——摘编自《唐六典》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唐对地方监察管理的相同点。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宋至清前中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
2024-04-18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学家费孝通基本肯定古代中国实行的是“专制政治”,又认为不宜作简单化解释。他说:“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中国已有极长的历史。自从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以后,地方官吏在原则上都是由中央遣放的。”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以往的专制政治中有着两道防线,使可能成为暴君的皇帝不致成为暴君。第一道防线是政治哲学里的无为主义。第二道防线是把集权的中央悬空起来,不使它进入人民日常有关的地方公益范围之中。

把中国传统政治概括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层”,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而地方自治团体大体由“宗法”组织承担,乡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正是秦汉以下皇权政治限定性的又一表现。时至近古以至近代的保甲制,则将“第二道防线”即“在专制和集权名义所容忍着的高度地方自治”予以“冲溃”。故在近古(明、清)以至近代,中国的集权政治有增无减,以致将基层社会纳入集权政治的掌握之中,使皇权登峰造极。

——摘编自冯天瑜《百代皆行汉政法》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古时期基层治理出现变化的历史原因。
2024-04-17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1949年杭州城市发展简况。

阶段简况
杭州早期建设时期(1896—1911年)
1.通商口岸开放与交通建设。1896年杭州开放为通商口岸,通过借鉴上海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1909年,沪杭铁路的竣工,改变了杭州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了杭州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更加快了其城市化进程。
2.设立海关和开辟租界。1896年,杭州开设海关并正式开港通商,同年日本在杭州开辟租界,设立领事馆。它们的出现也是杭州城市近代化的主要带动因素之一。
3.公共事业快速发展。1883年建成有线电报路线并设立中国电报总局杭州分局。1910年建成火力发电厂
风景建设时期(1912—1937年)
1.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加强自然景观保护。疏浚西湖,开放孤山公园,新建湖滨公园。
2.改造交通。建成杭江铁路和钱塘江大桥,在连接原有的铁路后改名为浙赣铁路,成为中国东南部的一条交通干线。大规模拆除城墙修建道路的同时修建通往邻近省市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错综复杂的交通网络
3.创立新市场。将西湖湖滨的清朝旗营旧地拆除后改建为新兴的商业区—“新市场”,实现了商业和旅游业互相促进。
4.杭州市分区设计。1932年,杭州市民政司拟定《市政府分区计划草图》,将西湖和环西湖的风景区划为市区。1934年发布《杭州新都市计划图》,将城市分为行政区、风景区、森林区和商业区等13个区
杭州新都市时期(1945—1949年)1.恢复城市功能,修缮维护城市内的相关道路、桥梁、水渠等。
2.调整城市绿化,疏浚市内大小河道。
3.成立公共工程委员会,制定《杭州市公共工程委员会组织规程》

——改编自王晓晓、施瑞婷《杭州近代城市发展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杭州城市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杭州城市发展的有益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