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鸦片战争,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称谓。这反映出各自文化阵营关于此次战争目的的看法差异,中国学者一般将此次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认为是反对走私的正义护国战争;而一些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商业战争,认为是为了打破贸易不公的局面。费正清就曾经提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中国没有以平等的状态参与到国际交往中,而英国却以武力打破了这一现状。

材料二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清末的鸦片战争成了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单向度的输出为主要交流模式。这个特点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高。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劲风急吹,使得中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碰撞与冲击,因此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角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了契机。在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和林则徐提出“开眼看世界”,中西文化的交融不再是知识技术上的传导,而是出现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它反映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日渐转变。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雅思《中西方文化的角力与更新: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学者对鸦片战争目的的不同看法,并指出鸦片战争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西方文化角力与更新的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齐管仲治国,士、农、工、商均“群萃而州处”,以便子承父业,取得了成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汉末大乱之后,如果照搬汉代征兵制,继续以小农户为主体组织国家军队,势必对自耕农经济的恢复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魏晋时主张效法管子治国者不乏其人。东汉田庄农民和豪强地主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汉末军阀多系豪强地主出身,曹操由一个普通军阀上升为国家统治者。曹魏国家军队也是由私兵升格而成。由此,曹魏以世兵制为主要集兵方式,其主要含义,一是兵民分离,二是兵家终生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形成一个以当兵为世业的职业兵阶层。此外,曹魏政权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严加控制,并按“保质”制度的惯例,担负起赡养兵士家庭的义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曹魏世兵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曹魏世兵制的影响。
2021-04-29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名校
3 . 家庭婚姻的沿革体现了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核心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例如,英国的宗族和家庭从1500年开始衰弱,到17世纪中叶,家庭成员的平均数目降到了5人左右,核心家庭占据统治地位。一般来说,在核心家庭中,男女为了经济上的自立不得不晚婚。根据对当时英国一个村庄的研究发现,男女结婚平均年龄在27岁以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妇女第一次结婚,平均年龄接近30岁。

18世纪晚期开始,晚婚的模式被打破了。1750年以后,特别是在手工工场工人中间,婚姻更加自由,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加强了,许多穷人在“仅有两架纺车,甚至没有一张床的情况下”就结婚了。一直到1850年,欧洲的婚育年龄在不断下降。

19世纪下半叶,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工人中间,恋爱婚姻已经取代工业化前的那种长期求婚过程和买卖婚姻。当时,一位法国人说:“结婚一般是因为相爱,而不是为了财产。”婚姻更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城市,年龄也更加接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编写一段男女对话,体现欧洲近代家庭婚姻的变迁。
(2)结合欧洲家庭婚姻的变化,说明家庭婚姻的变迁所体现的社会进步。
2021-04-20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