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图说历史

(1)依据地图,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传播的情况(包括物种传播的出发地、方向或途经地、终点),概括物种传播的特点。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则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2)依据材料,概括非洲的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活动的影响。

(3)图中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结合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分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
2024-02-18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文明的多元和交流

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1)依据材料,指出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2)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古代希腊地区?说明理由。

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750—1058年)在巴格达创建了由翻译局、图书馆和科学院等机构组成的智慧宫。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例如,罗马医学家盖伦《解剖学》的希腊文原本遗失了,幸亏有阿拉伯文译本,这部珍贵的著作方得以流传下来。

天文学家白塔尼(858—929年)在希腊天文学理论基础上,根据长期的天体观测,发现地球的近日点运动,所著《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曾被哥白尼等科学家多次引用。

伊本·西那(980—1037年)把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思想加以总结,编成《医典》,

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欧洲大学医学教科书。

数学家伊本·穆萨(800—847年)将印度的数字和计数法引入到阿拉伯世界。12世纪时10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后来,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3)依据材料,概述中古时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为了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又要重新统治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承认城市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4)依据材料,概括琅城获得自治权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2-18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2023-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使国际贸易受到抑制,全球海运航线被严重破坏。西方人关于经济的思考发生变化,非洲越来越被视为各种原材料的产地,也是工业制品的市场,而不再仅仅是奴隶的来源地。随着对奴隶贸易的道德谴责日益增强,1804年起,丹麦、英国、智利、墨西哥等国相继禁止了奴隶贸易。1815年维也纳会议签订了《巴黎和约》,其补充条款对缔约国废除奴隶贸易做出规定。

——摘编自《非洲现代史》等

材料三: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禁止奴隶贸易的原因。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认识。
2023-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 (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二   梁启超曾把近代国人的思想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想到堂堂中国衰败到这田地,都因为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近代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所学,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中任选一件,概述其历史作用。
2023-12-0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拉丁美洲五百年

材料一   数千年来的孤立隔绝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1500年时美洲印第安人的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公元前1500年的西欧人和公元前3500年的中东人的技术水平……他们只有石质、木质及骨质工具,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起初,美洲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的火器发出的声响和射杀效果,吓得魂不附体。那些冲锋陷阵的骑兵,也令他们胆战心惊,以为人和马是合为一体的可怕动物。

材料二   

   

材料三   尽管革命后拉美各国宪法均明确规定了选举程序和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通过兵变等非宪法方式上台的做法十分普遍。如墨西哥在1824年~1848年期间,曾发生250次兵变,更换了31个总统。尽管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程度、性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政治体制的寡头特征十分突出。

材料四   在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看来,全球化目前所带来或加剧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于作为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本身……卡斯特罗为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然而,乘客们旅行的条件是极其不平等的。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内有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可进入全球通信网的设备;他们有丰盛而营养均衡的食品,饮用干净水,享受先进的医疗,并能受教育……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他们挨饿、患病、绝望了……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拉丁美洲政治形势的变化。
(3)依据材料归纳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特征的原因。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菲德尔卡斯特罗观点的认识。
2023-07-28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研究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利簋及其铭文拓片
利簋说明:出土于陕西临潼的西周青铜器,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利乃作篡者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用以纪念先祖檀公)”。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用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利簋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120日(甲子日)。
②“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

——《尚书牧誓》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朝觐年班和联姻政策。

材料三   

   

材料四   1960年,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这反映了那个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2018年,中国某大型企业实验室悬挂的标语写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这一标语弘扬了自主创新精神。

(1)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①②能得出什么结论。简述专家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的特点。
(2)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蕴含的政治智慧。
(3)从材料的史事中提炼两个主题,每个主题运用材料中三则史事进行说明。
(4)分别简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出现的国内外时代背景。
2023-07-28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王权的演变

英国王权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演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大致从都铎王朝建立(1485年)至英国革命。“这个时代的特点趋向于建立民族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就是建立使资本主义生产力有可能顺利发展的形式”,王权成为主权的君主、国家的化身。第四阶段,英国的王权成功地适应了近代社会转型并被留存下来,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亨利八世1534年,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伊丽莎白一世
1559年,主持议会颁布第二个“至尊法”,确定新教为英国国教,后议会法令规定把伊丽莎白的诞辰规定为宗教节日
1581年,亲临英国航海探险家、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坐舰,授予他骑士称号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年,授予英国商人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享有对好望角以东国家(特别是印度)的贸易垄断权

查理一世
1642年,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解散议会后,又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1649年,被推上断头台

玛丽和威廉
1688年“光荣革命”后,入主英国
1689年,接受了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都铎王朝以来英国王权的演变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023-01-0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城市化与工人生活

材料一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工业区周游,看到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和中年人,其中许多靠以前的任何一种工作方式都无法赚取每日的面包,现在却丰衣足食,吃穿不愁,他们的住房比首都的议员和贵族们聚会的地方还要通风,还要有利于健康,在其中每一个毛孔都不会出汗,同时又避开炎夏的烈日和寒冬的大雾。儿童在棉纺织工厂中并没有因为劳动而受伤,正常情况下也没有过度工作。

——1835年,英国的化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安德鲁·尤尔《工业哲学》

材料二腐烂的动植物产生了空气中的杂质,劳动阶级的住房潮湿而狭窄,并弥漫着污浊,而且每况愈下。每年由于污秽和通风恶劣造成的生命损失比我国在近代进行过的任何战争中伤亡的兵员还多。处于这种环境的居民接受道德的影响较差,同健康的居民相比,教育对他们的影响较为短暂。这些有害的环境可能产生一批寿命短、爱挥霍、轻举妄动和酗酒的成年人。

——1842年,公共健康改革者查德威克的综合报告《劳动居民的卫生状况》节选

材料三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一系列立法。1847年通过《十小时工作法》,将13到18岁之间的孩子和女工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10小时。1848年通过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推动建立国家健康管理委员会,建立现代卫生体系;1875年第二部《公共卫生法》,要求所有新建筑中都必须有上下水系统。1870年通过《初等教育法》,计划建立由政府统一管理、5岁就开始进行初等义务教育的制度。1890年英国住房法案授权地方市镇议会为工人阶级建筑便宜住房。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解释这两则史料对工人生活状况的不同认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分析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英国工人生活状况改善的原因。
2023-01-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政权模式探索
阶段一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法(宪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

二、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

四、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11月)

阶段二

“无产阶级也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

——1939年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

(五)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六)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

阶段三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即“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
(1)依据表格,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模式探索的相同点。
(2)依据表格及所学,任意选择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阐释其政权模式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