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宋史研究涉及到的部分文献史料

《宋会要辑稿》政书类,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记载了宋朝的典章制度。
《东都事略》南宋孝宗时王称撰写,记载从太祖赵匡胤至钦宗赵桓共九朝的历史,附录八卷,包括辽国二卷,金国二卷,西夏二卷,西蕃、交趾各一卷。
《涑水记闻》司马光撰写的语录体笔记,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宋太祖至宋神宗的军政大事、朝典政章。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风俗人情、日常生活情景。
《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会集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
《朱子语类》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理宗时黎靖德以类编排。
《象山集》收录陆九渊往来书信及短篇杂著等,由其子陆持之编成。
从表格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说明选题的意义和史料选择的理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特点

治理理念上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局面
治国思想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
治理难度大
治理经验丰富
治理成就世所罕见

——摘编自夏春涛《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近代中国三种产业资本主要年份估计数(单位:万元)。


年份合计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18948,95265,433.560.7%2,796.631.25%722.58.1%
1913154,096.6123,709.480.3%17,887.59.7%15,498.710.0%
1920236,825.0166,745.870.4%27,091.811.4%42,987.418.2%
1936821,000.1643,400.078.3%44,100.05.4%133,500.016.3%

——摘编自姜铎(略论旧中国三种资本主义》


根据上面的表格材料,围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4·河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份

广告变迁大事

1980

中央电视台在国外引进的节目中,播放了可口可乐与牛仔裤的广告,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上级很快下令停播可口可乐广告

1981

北京商学院对北京218户居民进行了第一次“电视广告宣传调查”。结果表明,广告接触度不尽如人意,且信赖度较低。“广告有无存在的必要”,尤其是国家电视台应不应该播放广告一度成为当时社会议论的焦点。1985年前后,这种议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1987

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广而告之》栏目,每天播放一两次,每次30秒或一分钟。这是中国公益广告史上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具有里程碑意义

1989

“三九胃泰”广告,开新中国名人广告先河。这次代言活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种种非议,“明星是否可以出任广告代言人”一时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1991

以“南方牌黑芝麻糊”电视广告为典范,拉开广告文化怀旧的序幕

1993

1993年开始,中国出现了一股CI(企业形象设计)热潮。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纷纷导入CI概念。各地广告协会、广告公司举办各种活动帮助企业熟悉、了解CI策略,并为企业进行CI设计

1994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995

秦池以6666万元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5秒黄金标版,成为第二届“标王”

2004

中国获得了世界广告大会主办权

2007

中央电视台年度广告总额首次成功突破100亿元大关

200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从奥运和田玉玺印,到开幕式的“宣纸”、国画、活字,再到镶嵌昆仑玉的奥运奖牌,广告人越来越自觉地运用中国元素,创造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广告作品

——摘编自朱飞《中国电视广告三十年关键词》


请从表格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儒家民族观的表现

先秦时期

与早期夷夏思想相比,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族观在承认差别、对立和碰撞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大力倡导“化夷”“变夷”的思想

两汉时期

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汉儒把封建帝王与四夷的关系比作手足关系,把天子和四夷酋长界定为君臣关系,将华夏与四夷、中原与边境看作一个整体

隋唐时期

彰显胡汉一家、华夷无隔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民族思想,诸如“夷狄亦人耳”“胡越一家,自古未有”“虽云华夷,欢若亲戚”等语言不胜枚举

辽宋夏金时期

宋儒不再强调传统“正统”观中只认华夏——汉族建立政权——为正统的看法,而是强调政权是否统一了“天下”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就表格中的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的儒家民族观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9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大事记

时间大事
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405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凯恩斯主义盛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成立;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越战运动
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从表格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关于“中国1979年—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的一份表格。
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
197978.4721.53
198174.7624.620.040.58
198373.3625.740.120.78
198564.8632.081.851.21
198759.7334.623.642.02
198956.0635.694.803.44
199156.1633.004.836.01
199346.9534.027.9811.05
199533.9736.5912.8616.58
199725.5238.1117.9218.45
仔细阅读上述表格,从表格中吸取相关有效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约)
2024-05-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

时间

内涵

19291932中共纪念“八一”,一方面强调“八一”是“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的一天(俄国因191481日卷入一战,所以,将81日视为一战的爆发时间)”;另一方面表示:1927年贺龙、叶挺在南昌领导南昌附近的工农群众……“从此以后,中国的工农群众,亦渐渐觉悟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八一”纪念内涵为反战和纪念南昌起义
1933中共中央将“八一”纪念日的内涵设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
19341945在这一时期内,反战、人民军队建立贯穿“八一”纪念始终;从1937年起,“八一宣言”周年念成为“八一”纪念的内涵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八一”纪念的重要主题。反战、人民军队建立、“八一宣言”发表是抗日战争期间“八一”纪念的三大内涵
194619491946年开始,在解放区,建军是“八一”节的唯一内涵

——摘编自刘劲松、邓通棚《中国共产党“八一”纪念内涵的历史演变(19291949)》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