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社会生活而俱来,它是社会的表象和凝聚力,怎样的社会产生怎样的文化体。中国古代文化是从高度发展的农业生产凝聚起来的。到了17世纪的明清之际,中国有从古代文化孕育有出新文化的继迹象,但没有破土就被顽梗的封建生产方式和封建政治窒息了。而西方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他们相率东来,到了19世纪中期,施加暴力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近代的中国已不是唐宋元明清那时的中国,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近代,而成为一种过渡的特殊形态社会。因此,中国的近代文化也有很大的过渡性,始终处于新旧交织之中,表现为复杂和多样。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2-04-20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历史名著在文明史的写作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风俗论》1756伏尔泰致力于揭露教廷的黑暗和腐朽,反对宗教狂热。他书写了人类从愚昧进步到文明的艰辛历程;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
英国史学家
汤因比
《历史研究》1939-1961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汤因比,深感战争残酷。他以文明为研究单位,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不仅从时间的纵向层次考察了人类历史,而且还在各个文明地理分布的横向层面保持了“一种公允的、平衡的全球观点”
美国历史学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970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以欧洲中心的历史观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作者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上

从史学研究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提取论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前中期,内藤湖南提出的“唐代是中世纪结束,宋代是近世开始”的“唐宋变革论”成为显学。当时的中国很少有人过问,中国研究者的论著几乎不涉及分期问题,史学界的研究重点是汉唐盛世,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宋与辽夏金和战等成为时论的重点。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唐宋变革论未能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20世纪80-90年代,该学说引起了中国学者有限的关注,这与宋史学者受建国以后所确立的封建社会内部分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对国内宋史研究之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时期,指出“唐宋变革论’"在国内史学界的学科处境,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历史时期,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2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20年代,收音机、洗衣机、小汽车等,在美国已成为大规模生产的生活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早期移民所崇尚的勤奋、节俭、不尚奢侈的传统观念和“先劳后享”的道德原则被超支购买、“未劳先享”和及时行乐的靡费心理所取代,信用卡和分期付款的赊购制度盛行。汽车被大量消费,微博认为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而且对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他如洗衣机、电冰箱、私人住宅也多有人采用赊购方式购买。一时之间,酗酒、赌博、追求享受,投机倒把成为社会时尚。而这时的精神文化却显得肤浅、鄙俗,凶杀、冒险起家等题材的庸俗作品充斥着电影、杂志、广播,在思想界实用主义哲学流行,凡是“有用的”就是“有价值的”。

——摘编自许平《20世纪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背景人物主张
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兴起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反对教会神学对人的束缚,凸显人性尊严,追求现世幸福
17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专制王权日益强化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抨击君主专制,制定法律应合乎理性、三权分立

上表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相关内容。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188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内燃机,1886年本茨发明了第一台汽车。1900至1929年美国汽车的等级总数由8000辆猛增到2675万辆,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美国已成为“汽车王国”。内燃机的发明也为人们翱翔天空提供了理想的能源。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有24家飞机制造厂,年生产飞机 21000架。汽车和航空工业兴起标志着交通运输业的第二次革命,它推动了钢铁、石油等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徐玮《世界历史》1989第6期


请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加以论述。
2022-02-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四中学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人眼中,阿富汗从不是一个普通的中亚山国。身为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要冲,独特的地理位置曾给这个内陆国家带来了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荣耀,更带来了惨烈的战争与杀戮。而且,战争与杀戮至今未能平息。19世纪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勋爵有言:“阿富汗就是一杯亚洲的鸡尾酒,它的战略地理位置决定了帝国、地区性大国和众多邻国都要来搅和一把。”雄才大略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曾告诉后人一谁征服了阿富汗,谁就征服了世界。世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征服者,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跛子帖木儿,都曾到过这个“亚洲命运的十字路口”。近代以来,阿富汗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帝国的坟场”。

——摘自刘啸虎《阿富汗战争全史》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2022-01-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部分时期孔子画像的的内容

时期绘画作品内容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图弟子颜回向孔子请教,孔子头戴小冠,身材消瘦,身穿深衣长袍。
东汉画像砖《孔子见老子图》孔子向老子问道,穿着布衣,一幅谦谦学者之态。
魏晋《孔子见荣启期图》孔子寻访隐居山中的荣启期。
顾恺之《孔子为鲁国司寇像》孔子面容和蔼,着官服,带官帽,一幅官员气派,展现“为政以德”之志。
北宋马远《孔丘像》孔子沉思默想,具有超然世外、清新脱俗的气质。
曲阜孔子像孔子身着君王服饰,“冕十二旎,服十二章”。
丁云鹏《三教图》孔子与释迦牟尼、老子共坐交谈。
从表中任选两个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孔子形象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两个时期孔子的形象特点,论题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卷入希腊化世界导致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的一种复杂遭遇局面

领域事例
史学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作为人质被从希腊带到罗马,对罗马历史的编纂做出了贡献。他撰写的《历史》以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分析传统来书写,追溯了罗马在仅仅53年之内就迅速崛起为世界霸主的历程,还包括对滥用权力所进行的道德评判。
戏剧两位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从希腊化时代的新喜剧中获得灵感,把一些欢乐的因素注入罗马文学之中。他们作品提供的场景既可以让人看到日常生活常见的错误有趣的一面,也加强了罗马统治者在巨大新帝国里的贵族政治的价值。
哲学对罗马人最具吸引力的希腊化时代的伦理哲学是斯多葛主义,因为这一学说鼓励积极的公共生活,强调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同时也鼓励达到广泛教育这一目的。
艺术希腊化艺术影响罗马的公共品味。希腊艺术家不久移居罗马,分享富有的罗马人的自主。在罗马的富裕和希腊艺术风格影响下的修辞、文学都出现了。特别是在人物塑像方面所表现出的风格,大胆地表现出面孔上的皱纹,令人尊敬的雕塑——罗马祖先半身像的传统就是这样与希腊艺术融合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的被俘虏的希腊世界征服了捕捉者。以“罗马的希腊化”为核心内容,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语言简练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只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就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