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世纪的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更加文明和礼貌”,中国是“欧洲的典范”,中国的伦理和德政是解救邪恶的正确道路。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写给家人和教会高层的手稿中,中国是这样一种形象:虽然名义上远在天边的皇帝是国家统治者,实质事务确是由经过考试制度拔擢的文官系统掌控,日常生活则由复杂的风俗习惯所规范,如此,社会和谐才得维持。

18世纪晚期,西方逐渐出现批评中国的声音,马戛尔尼就在日记里描绘着清朝的落后和愚昧。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道德、宗教、样貌等,遭到西方的全面批判,“劣等他者”成为描述中国形象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者施爱东对于西方与中国形象相关的漫画和插画进行研究。1618世纪的欧洲人很少深入中国内地,图书插画中的中国元素,除了贯穿于整个1619世纪的大辫子,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元素主要是汉子、佛塔、凉亭、商铺、轿子、码头、牌坊、灯笼、纸伞、对联、拱桥、打牌、喝茶、放风筝等,这些插画表现了一个宁静安乐的异域东方。19世纪大量西方商人和冒险家开始深入中国内地,图书插画中的中国元素也相应的扩增了。前两个世纪出现的中国元素依旧会出现在19世纪的插画中,但是,从出现频率看,表现宁静安乐的元素明显偏少,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颓废的鸦片烟管、戴枷的囚犯、路边的乞丐、求神拜佛的男女、阴沉的街道、女人的小脚……

——摘编自《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构建的中国形象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普通人的思想观念里,社会生活一般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日常消费、人际交往、婚丧嫁娶、两性伦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流行时尚、网络信息、医疗救治等。

材料二   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回答问题: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投,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中国近代史“冲击——反应”理论。以下是费正清对该理论的解读:“西方是19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的发明者,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

——《剑桥中国晓清史》

中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世纪前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95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98年维新变法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
19世纪40年代魏源编纂《海国图志》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20世纪初清末新政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1905年革命派组建同盟会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864年阿古柏入侵新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865年
1875年
江南制造总局建立
左宗棠发兵新疆
1915年
1915年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新文化运动开始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919年签订《巴黎和约》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冲击一反应”模式的看法,(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510月,意大利不宣而战,发动全面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同年1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甫抵陕北,毛泽东即预言“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走向大战”。

193777日,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毛泽东认为接下来就是希特勒同各大国打,而且确定无疑。“目前的战争发展到世界大战之间,是不会间断的,人类的战争灾难不可避免。”

19383月,德国侵吞奥地利。同年10月,毛泽东明确地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两类:一类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类则是民主国家。他再次预言“世界一定会打更大规模的战争”。

——摘编自王树林《毛泽东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据材料,选择毛泽东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条或多条预言,谈谈你的看法,并予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中国2013年开始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词经历了从国内萌生到国际倡导、从为少数人士知晓到全球共知、从部分国家接受到被写入国际组织官方文本的持续进程。其具体成就表现为,在理念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在实践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推行务实合作举措、和平对外交往和互利互惠行动。经过十年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成为世界不同文明相处的新范式、全球治理的新思路、国际交往的新观念、区域合作的新方案、中国智慧的新贡献。展望未来,面对国际利益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们需要以更长视角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以战略定力和政策毅力去化解过程中的挑战与风险。

——摘编自王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演进及未来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15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

20233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赢得与会各国政党领导人高度赞同,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为“四个共同倡导”:一、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二、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三、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四、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回答问题:
请你从“四个共同倡导”任选一个,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2023-04-1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官员考核

时代考核标准
唐: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与烙勤匪懈,是对各级官员行为准则总的要求。二十七最则是把各种官员按职责范围分为二十七类,每类定出一个履行职责的最高标准,唐代规定,官员达到一最四善为第一等,一最三善为第二等,一最二善为第三等,无最而有一善为第五等,职事粗理、善最不闻为第六等,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第七等,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第八等,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第九等。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绩法、施行细则和奖惩条例公务员年考奖惩依,下列规定:80分以上为一等,晋级;70分以上为二等,记功;60分上为三等,不予奖惩;不满60分为四等,记过;不满50分为五等,降级;不满40分为六等,解职。
公务员总考奖惩,依下列规定:90分以上为一等,升等;80分以上为二等,晋级;70分以上为三等,记功;60分以上为四等,不予奖惩;不满60分五等,记过;不满50分为六等,降级;不满40分为七等,解职。
年考、总考均以60分者为合格,但工作分数不满30分者仍以不及格论。
1957年:《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三、奖励分为:记功、记大功、授予奖品或者奖金、升级、升职、通令嘉奖六种。这几种奖励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并用。
……
六、纪律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八种。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标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部分)

时间入团誓词
195312我志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我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锻炼身体,遵守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紧密联系群众,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19577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忠实执行团的决议,严格遵守团的纪律。我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为保卫祖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98212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章中将入团宣誓单列一条,是共青团历史上的首创。

——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雷锋精神”来源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凝练,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始于其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对雷锋精神的报道

日期

标题

内容

1961年5月5日

《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主要介绍雷锋生平事迹。

1963年2月7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把雷锋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因为他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雷锋的革命自觉性源于他对毛泽东无产阶级思想著作的学习。

1977年3月24日

《雷锋精神是禁锢不了的》这一时期的雷锋精神主要表现在与“四人帮”的斗争方面。

1981年3月5日

《八十年代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大发扬》“雷锋的可贵,不但是他做了大量助人为乐的好事,而且是因为他是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

1983年3月5日

《新时期与雷锋精神-纪念开展学雷锋活动二十周年》针对当时“雷锋的道德价值过时论”进行回应,指出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号召青少年要像雷锋那样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态度,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1989年12月16日

《雷锋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发扬雷锋精神首先是引导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

1993年3月5日

《雷锋精神永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有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1997年3月4日

《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没有过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同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所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据何小芳《试论雷锋精神从革命性到道德性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变迁”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1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硬核提分(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魂的重要性

材料   1925年,鲁迅在《华盖集续篇》一文中说:“中国唯有民魂是最可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热血民魂

人物简介
张謇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12年,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张謇主张 “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
孙中山鸦片战争后,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了捍卫民族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1924年,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欢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16,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后,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成为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筹建中国共产党。1922年到1924年初,奔走于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鲁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