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下表为不同时期端午节的演变历程:

时期演变发展与传承
先秦端午节由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历法有关,尚未有固定的日期。
魏晋南北朝端午节习俗与防避战争灾害有关,同时将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此时端午节基本定型。
隋唐端午节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节俗内容越来越丰富,且更具娱乐性。
民国传统节俗遭到否定和打击。南京国民政府曾规定“废除旧历,普用新历”,将端午挪到公历五月五日。1940年端午节前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水上运动会,“借此机会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同胞”。
.中国成立后端午节习俗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政府倡导强国强民,具有体育元素的龙舟竞渡被加以引导。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摘编自费伟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从表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祚昌先生)对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做了实质性的改进,使以往干巴巴的世界史变成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历史。其概要如下:

教材编写方法

教材的内容

采取了整体史学的宏观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站在全人类的大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把握。改变了以往世界史只注重政治、经济史的做法,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
加强了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力度。
重视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研究。
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等。

——摘编自陈海宏、吴倩《刘祚昌先生的世界史研究》

请对刘祚昌先生关于世界近代史教材编写的观点进行评析。(说明:可以在“教材编写方法”或“教材的内容”中任选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出发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百年来,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拥有不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在独特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拥有相似文化信仰的群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建构起对文明的归属,塑造了文明下的鲜明身份。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汇聚交织,塑造了多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文明篇章。而随着新商路的开辟,来自不同文明的个体愈发频繁地踏上彼此的版图,文明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注入了动力。区域文明间的互联互通,全球文明间的包容并蓄为新思维、新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推动人类文明形态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远《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清楚)
4 . 【名人推荐】
今年是北流市实验中学建校11周年,十一年来实中精神激励着一届届实中学子前进,学校策划编纂《实中魂》名册名人精神勉励同学们,挑选部分历史名人,如下:
              

商鞅                    张骞                  王安石


              

林则徐              郑和                                                    詹天佑


请你从上述人物中推荐两个历史名人,并分别说明推荐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精准)
2023-07-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逐渐逼阻。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签署并退出TPP事件交替登场,一股逆全球化的寒流对艰难前行的全球经济无疑带来极大的冲击。人类社会在18世纪开始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加速推进时期,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扩张,资本的力量开始充斥全球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角落。当然,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身应该是中性的。但是,过去、现在以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全球化仍带有强烈的资本主义色彩。不公正、不合理、不平衡的西方全球化模式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走向困局的根本原因。相比较于传统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引致的负面全球化,倡导人类整体利益、全球长远利益的新式全球化更应该成为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发展目标。从传统全球化到新式全球化,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都应积极参与其中,以自身的发展、智慧引导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逆全球化的纠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应逆全球化难题的一条可行的出路。

——摘编自张韦恺镝、刘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新出路的中国方案》


材料中关于经济全球化有多个信息,请任选一个或多个信息提炼观点,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首都的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是瑞典国王为王后庆生而建。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顶有雕龙装饰。宫门宫窗两侧边框刻有中国式图案,官内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距中国宫一里之遥,有一片由十几座木房组成的“广州村”,当时还开辟了桑园从事养蚕和缫丝。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因反映了印第安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三种文化而得名。广场中心原来是阿兹特克的祭坛。广场东侧是1524年殖民者修建的教堂,是典型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风格。旁边是一座20多层的现代化建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阐明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择的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材料二 东汉以后黄河曾经长期相对安澜,到唐代老百姓安居乐业,大规模农田开垦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唐末五代黄河频频决口,北宋接续了这样一种局面。北宋时期黄河向北摆动曾经夺海河口入海;两宋之交,由于人为因素,黄河曾夺淮河口入海。

——邓小南《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我们真的认识宋朝吗?)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天时”“地利”角度,分析论证宋代“生于优患,长于忧患”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2022-07-0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阶段标注对待秩序的身份行为特点
1840—1911年晚清时期反对者由“闭关锁国”到被动融入世界秩序
1912—1949年民国时期适应者消极参与国际秩序
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革命者努力打破国际旧秩序
19782012年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改革者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融入并改善国际秩序
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积极主动引导与维护国际秩序的发展

——据金灿荣、刘冰若《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演变与发展》
整理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至少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6-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辩证法的目的就在于把社会作为一个总体来加以解释。”不仅要把握它的部分,而且要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趋向。这是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每一社会历史事件都不是彼此分离、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社会总体之中,如果把某一历史事件抽象出来,孤立加以考察,那么就无法领悟其真实含义。

     ——都本伟《思哲论史》(哲史卷)



根据以上图表任选中国史某一个具体时期,在时空构建图上补充三个有内在关联的具体史实,并根据所填关键词自拟观点并概述该时空下的历史现象。(要求:围绕所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具体史实展开概述,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5-09更新 | 41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2届高三5月仿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吴淞铁路的拆与建

1876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铁路,招致清政府的强烈反应。经过交涉,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在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主张下拆毁。

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报》载:其处置吴淞铁路一事,人皆知之,中国止进益之党不作他事,止以禁止改变为务。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得知。闻共有七人,史册内载历来开创有七个圣人,似此可编列“七愚”姓名,传之后世。

——摘自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

电线、铁路皆中国数年后不能自己之事,昊淞则非其地。洋人所以不患亏本者,冀中国许其起卸进出口货物耳,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即买归中国,断无自乱关章,以开漏税之端。

费钱买之,又必费钱续之,且必仍用其人……任彼自造害也,我买而续之亦害也……并无轻者。

——摘自(清)沈葆桢《沈文肃公牍》

材料二   1898年,在吴淞铁路原路基的基础上又重新筑成了铁路(淞沪铁路),此时距吴淞铁路拆除已过了21年。考虑到清政府也正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吴淞(淞沪)铁路的拆和建,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化迟误的一个缩影。让国人痛心的是,1898年铁路重建的时候,国家主权的丧失,不仅没有比1877年减少,反而是大大地增加了。

——摘编自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1)对于吴淞铁路的拆除,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看法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吴淞铁路的拆与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