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致敬国士】

中国自古敬仰国士:“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摘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摘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在2024年4月底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国士,华彩拾光”的成人礼活动,号召步入18岁的高三学生以“国士”为榜样,书写奋斗青春。

请你围绕该主题,从所学的中国历史中任选一位“国士”,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人物选择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咖啡与世界】

《咖啡与世界》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原产于非洲的一种普通物种是如何通过全球漫游,变成今天风靡全球的三大饮品之一的。该书首先介绍了咖啡作为一种商品在全球范围的种植、加工、销售贸易以及消费过程,并说明了它是如何在欧洲人的带领下,在工人阶级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下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其次,揭示了咖啡作为近代拉美、非洲等国家的主要农业产品,在世界经济贸易中越来越被动,始终处于西方国家附庸地位的秘密。再次,作为一种带有文化属性的消费品,以咖啡为载体的品牌塑造、商业创新、企业并购等企业经营战略也能在本书找到答案。

——[美]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左手咖啡,右手世界:一部咖啡的商业史》简介依据

材料并结合近代史相关知识,另选一物种,自拟一个能反映其与历史关联的书名,并为该书写一个简介。(要求:书名简洁明了,简介内容紧扣书名,关联性强,史实准确。)
2024-05-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民族国家的建构]

材料: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多半是先有国民权利平等意识的觉醒,后有人民主权的制度设计与鼓吹,再经过或急或缓的民权革命,才建立起来的。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新兴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已大不同于1718世纪西方民族国家先后生成之时。因此,当时开始广泛兴起并对东方民族产生刺激的,已经不再是民主主义,而是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观点并进行探究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说明合理)
2024-05-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4 . 【虚构秩序与社会发展】

赫尔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人类社会进步,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类拥有独有的“虚构能力”。人类的几乎一切社会秩序,不管是政治制度、经济秩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宗教等等,都不是天然存在,而是人类意识虚构出来的。当时下的社会秩序束缚了人类时,人类就会虚构出一个新的秩序将其取而代之。对于人类而言,虚构秩序的进化代替了身体进化,大大加速了人类发展的速度。

请以“虚构秩序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5-2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5 .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历史上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其结果却被后者所同化,这种自然同化现象,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多次重现。以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冲突为例,吴于廑先生总结指出,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分别是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的迁徙、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以及蒙古西征。三次入侵表面上看都是游牧世界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到1500年之后,游牧民再无力发起大规模的冲击。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文明交融”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外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5-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

1912年9月,《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作为教科书首次使用“中华民族”说法,它既强调汉族的主体地位,也说明其他各族(五族)与汉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同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新制本国史教本》等书虽大力宣传“五族共和”观念,但均用“中华民国”表述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并未成为首选。

1923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使用“中华民族”表述民族实体的历史课程纲要。依据纲要编订的《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将五族扩大为七族,华族为主体,注重各民族的分合、发展及民族间关系的阐述。1929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施行,“中华民族”一词在历史教科书中频繁出现,内涵也更加丰富,并与“中国民族”“华族”等词汇并用。

1932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强化并凸显民族叙述,中小学教科书纷纷以“概念”的形式使用“中华民族”一词。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初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概念地位,并强调“中华民族演进”“民族融合与扩大”“全民族团结”“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原因”“中华民族之形成与现在之复兴”等内容的讲述。“中华民族”正式成为族名,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认可。抗战胜利后,仍作为教科书的核心概念保留并传承。

——摘编自杨梅《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史解读》

对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解读。
2024-04-28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再造文明”与多元发展】

材料   在五四时期,关于中国文明如何复兴问题,知识者主要持三种立场:胡适等《新青年》同人力主全盘西化,服膺欧洲中心主义的普遍文明论;梁启超等人在一战后展开了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希望生成世界新文明;辜鸿铭等传统主义者则决意“归宗儒家”,主张中国文化、文明的世界化。三种文明之间所构成的激烈对抗性,其实是世界范围内围绕现代性所展开的文明冲突的本土表征。实际上,文明不仅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实践的整体性综合,也体现为对于人类未来命运的创造性想象,其目的是无限敞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可能。

——摘编自韩琛《“再造文明”与复古革命世界史上的“五四”》

围绕“再造文明”,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外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8 . 下列材料改编自钱承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第三部分:《现代化的专题讨论》中第六章《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的目录。

第三部分现代化的专题讨论

第一章……

第六章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近代以前,世界上也曾有过“强国”,但那时的“强国”都是地区性的,只发挥地区的影响,一般不具备世界意义。“世界强国”则是在世界进入一个共同体即“世界体系”之后才出现的,这个“世界体系”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在这里,我们将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探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第一节早期重商主义时期

第二节鼎盛重商主义时期。

第三节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节危险的选择:军国主义道路

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集大成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目录中任选其中两节,并分别以某个国家的历史进行阐释。(要求:节序名称、国家与阐释的内容搭配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9 . 【历史现象的背后】

材料

时间参会国家(地区)及客商展品宣传形式及其它
195719个国家(地区)共1223人参会,其中港澳采购商1021人。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以新闻单位发表消息和文章为主,各交易团、陈列馆在接待参观中发挥宣传介绍作用。
197282个国家(地区)的14598位客商参会,日商到会踊跃。丝绸、童装、皮草、空心胶囊、饮料罐头、瓷器、烟花、刺绣等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外电评论:“中国正运用供求关系的概念,以世界市场能负担的最高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
198696个国家(地区)的31717位客商参会。以“中国生产”和“中国制造”为主。序厅中的领袖画像换成宣传画《迎宾花篮》,宣传改革开放。
2013210个国家(地区)共20万客商参会。大型机械、车辆、电气产品及计算机、通讯设备等智能化展品。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向全球采购商开放,实现采购信息直接对接。

——摘编自陈韩晖等《广交会——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生与发展》


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1957—2013年广交会的历史变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时期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20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史学的价值与功用】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认为,历史是人类进入文明以后诞生较早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国,夏商时期即有“巫史”;在古希腊,从希罗多德著《希波战争史》,即开创了如实记述客观历史的西方史学传统。进入现代以来,一方面是由于更加优越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历史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繁荣,成果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史学的价值与功用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普遍质疑。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有人认为,历史毫无意义,认为历史不能教给我们什么,而且认为浩瀚无垠的过去只不过是错误的一再重演,而未来注定要上演一出更大规模的错误悲剧,是可能的吗?

请围绕“史学的价值与功用”,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19——20世纪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3-1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