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地方管理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那国并行制推恩令
隋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通判、转运使
中书省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内阁
南书房军机处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6-07更新 | 145次组卷 | 3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 各项制度既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持续变革,呈现出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乃至体系化的特点。以 商周的分封制为开端,古代中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先后实行井 田制、均田制、一条鞭法等一整套土地制度和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规范了各级管理行为 和稳定了社会秩序,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促进社会安定和推进文明教化等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如 此,中国的国家制度才一直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纷纷学习和模仿。

——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根据材料观点,任选一个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1-17更新 | 175次组卷 | 34卷引用:金太阳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3 . 材料   传统上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复:创业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中国历代正史都反映了这一点,难怪中国人总是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恢复上古的黄金时代。结果,中国文明就在这反复不断的人事变迁中艰难前行,而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也多多少少都是汉代历史的重演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的观点。
(要求:首先提炼观点;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所学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时代是思想之母”,即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任何伟大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时代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总的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园。其体而言,促成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主要有需求的世界历史性发展、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国际化、机器大工业的诞生、资本输出等。世界市场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实现总体化和抽象化的过程,需要以社会劳动的分工、资本职能的分化等分解过程为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为此具备肢解旧生产关系的能力。机宫大工业带来的巨大生产弹性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难以通制的扩张本性,国际分工愈发要通过对国际贸易需求的刺激来实现对一切民族界限和地域的突破等。资严阶级社会越出国家的限制是世界市场从国内、从局都走向世界和总体的重要过渡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初步具备国际性质。

——摘自谢治《分解、扩散与整合:从(资本论)看世界市场的形成》


根据材料,就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或条件任选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作家草明创作的长篇小说《乘风破浪》出版于195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现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宋紫峰在东北解放后被派往苏联学习炼钢,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兴隆钢铁厂厂长,他有魄力、有千劲,贴近群众,深受大家信任。在大话、空话盛行的年头,他尊重科学,敢于采用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按科学规律管理工厂。在围绕如何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即增产20万吨钢的激烈争论中,他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顶住压カ,坚持自己的主张,又尽可能地尊重工人的意见,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他对那些片面夸大精神作用、一味冒进、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现象尖锐批评、严肃处置,教育工人定要科学组织和实施现代化大企业的生产

——据草明《乘风破浪》等整理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概括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2021-06-19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1-06-02更新 | 548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志》是第一个采用四部分类法的史志目录,并附有佛道两类,实际上是一种六分法,由于它官修正一史的特殊地位,代表着正统而权威的官方学术思想。经、史、子、集四大学科门类从此开始按照其不同地位,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社会与文化思潮。其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一)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

(二)史部: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三)子部: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四)集部:楚辞、别集、总集。

附:道经:经戒、饵服、房中、符录。佛经: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

——摘编自魏征《隋书》


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0 . 从不同角度看历史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六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

1500—1600年……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关近代西欧新航路开辟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