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在奏折中提出:“欧美商律最为祥明,其国家有多方护持,是以商务日兴,中国素轻商贾,不讲商律,于是市井之徒,苟图私利,彼此相欺,功者亏逃,拙者受累……遂不能与洋商争衡,……必中国定有商律,则华商有恃无恐。”……1903年,清政府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


       材料三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依据。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背景。
(3)材料三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策变化的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典当行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机构。典当最早称为“质”,意为“以物相赘”,“以物质钱”。在古代中国,典当业是维持农业、手工业的再生产和解决生活急需的重要工具。随着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都长安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如“柜坊”经营收受存款,保管财物,“质库”经营抵押放款。宋代城市化水平提高,典当成为正式行业,高宗曾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并免除捐税徭役,“朝奉”从此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时代,随着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

——据《中国古代金融业》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典当行的主要职能,并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典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19世纪末,英法德俄日等国在华开设的银行已达20多家,郑观应等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应开设我国自己的银行。1897年5月,清政府“铁路总办”盛宣怀在上海“招商集股”,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为宗旨,创办中国的通商银行,额定资本500万两。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

——选编自《上海金融志》《中国金融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通商银行诞生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1945年,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宣告成立。一开始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本和西欧国家“毕业”(达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后世界银行完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初开始世界银行也开始向东欧国家和原苏联国家贷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世界银行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
(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流畅)
2020-08-0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

——《宋朝事实》

材料二   明初,政府承元代之制,发行纸钞,禁止金银的流通。但由于纸币的通货膨胀,在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民间主导的流通货币。明中叶以后,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至隆庆初,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政府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二为一,计亩征银,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赵轶峰教授认为,货币的白银化给传统的社会经济关系带来强烈的震动。

材料三   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l934年5月美国实行购买白 银法案,实施禁止白银出口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措施,又使国际银价大涨。l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严重缺乏支付工具,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时任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曾在美国留学,对西方金融制度相对了解,强力主导推进币制改革。l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顶住日本强大压力,实行法币改革。将白银立即国有化,停止出口,切断白银与国际汇率关系;同时立即由中央、中国和交通三大银行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放弃银本位制,法币先后与英镑和美元确立固定汇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货币改革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纸币流通的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货币的白银化对传统的经济关系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通过丝绸之路原产域外的葡萄、苜蓿、胡麻、琉璃、地毯等商品货物也传入中国。从汉朝以来,东罗马、阿拉伯、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历法等外来文化技艺大量涌入中国。另一方面,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至西方,反映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材料二   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相当繁荣,不仅继续着汉代以来的陆上交通,而且沿天山南北还开辟了新的道路。迨至宋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使得陆上交通常遭阻滞,以致逐渐衰落。伴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多产于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日臻发展完善。在古代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陆路的地位被海路取代在所难免。

——陈潮《重新审视海上丝路的开拓》

材料三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形成了由广州起航的七条国际航线。其中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商品主要是生丝、绸缎、瓷器、茶叶等。由里斯本到广州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运入广州的白银达20万两。17世纪初,中国广州金银的价格比为l:5.5~l:7,而欧洲等地金银比价为l:16,欧洲商人把大量的白银输入从而换取中国的黄金,运回西方。

——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新华网北京2015年1月6日电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0-07-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1)据材料一、二,说明秦朝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3)夏、商、西周分别实行怎样的地方管理方式?
(4)与前代相比,秦朝地方制度有何历史意义?有人说秦朝的速亡“在政不在制”,谈谈秦朝暴政的表现?
2020-10-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城市地税与农田税,虽就税目性质而言有其一致性,但城市地价之远超乎农田,官府也就对其敷之以特别的税额。与此同时,国家从城市征税赋役之所依据的税产,出现了一种从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并形成了清晰分辨“田亩”“家业”与“营运”三类性质略异税产的概念。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城市税制再议》

材料二   厘金为晚清时期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始于咸丰三年(1853年),为清政府地方编练乡勇、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临时筹饷方法。此时五口通商已过十年,本国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为商业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厘金期初主要有两种:其一活厘,是抽行商的货物通过税;其二板厘,是抽坐商的交易税。厘金征收对象为本国商人,见货即征,不问巨细。各省自定税则,任意征收。

材料三   罗斯福要求国会降低低收入者的税率,同时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对于年收入为5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了1%,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6%,年收入350万以上的人税收增加7%。同时,还根据公司规模分等征收公司所得税,并有股息税,以防漏税。

——《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税收体制与农村相比有何明显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厘金产生的主要原因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厘金产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税收政策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税收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税制改革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帝王正是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认识到监察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预防和惩治权贵官僚的恣肆贪婪、削弱和牵制对中央政权不利的地方势力、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高度重视监察的改革和完善,把御史台(后为都察院)的地位,提升到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的位置。极端君主制的发展,促使监察机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逐渐从一个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监察机关,跃升为独立的、极具权成性的监察机构,职权不断扩大,以至于无所不监,无所不察,保证了监察的整体、有序和监察效能的发挥。监察机构对权力的制衡作用,有利于约束官吏的不法行为,督促各级官吏恪尽取守,澄清吏治,提高政务效率。所以在清末“仿行宪政”进行官制改革时,明确肯定了以监察院制衡内阁,最终保留了都察院的建制,只是裁撤了都察院的员额。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发端于1809年,是一个由宪法或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或国会决定的、由一个独立的高级官员负责的办事机构。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公共行政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后因保护人权、反腐败等需要,监察专员逐渐向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大学扩展。监察专员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监察专资采取非司法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行政争端;二是监察专员通过约束政府权力,弥补司法系统对行政权约束的不足;三是监察专员通过为普通公民提供及时救济,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监察专员制度逐渐与各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合流,成为各国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新华《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机关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古代帝王重视完善监察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功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监察制度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开国皇帝刘邦惩成亡秦孤立之败,综周秦之分封与那县为一体,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封国并行的行政体制,制定了一系列对封国控放适度的政策,使封国在维护国家政权、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了屏藩枝辅的作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景、武及后世诸帝不断削弱封国。强大郡县,使汉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单一的郡县制,汉政权因此失去了地方藩护力量。因而,导致了王氏外戚篡权。

——摘编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明初沿用元制,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度,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政区习惯上仍称为“省".其管辖范围除陕西、四川、云南外,一般比原行中书省要小一些。将行省分为三使司,是一种预防省级官员形成地方割据的分权策略,然而。这一新制度实际加强了省一级的行政能力。由于明代增加省的数量削弱了政府跨区域协调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又增设了巡抚和总督来应付需要跨省协力解决的突发问题。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变迁,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整理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撒切尔首相(1979—1990年执政)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根据货币主义理论,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借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改革政策主要包括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有化企业的私有化,削减福利开支,限制工会权力等等。撤切尔首相曾表示她的任务就是要扭转私人和国家之间被“扭曲”的关系,让市场作用重新成为英国经济的动力。

——整理自《撒切尔主义》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顶向下设计的改革,改革保留了许多苏联计划经济中的原有制度,并将目光聚焦在工业和合营经济上,以及外国投资与国际贸易有限的关注。工厂的经理不但要满足国家对产品生产的需求,同时要自筹资金。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一种自底向上设计的改革,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轻工业和农业上,同时在沿海地区设立一系列经济特区,进行进出口活动并吸引外来投资。乡镇企业与双轨价格体制逐步代替先前的国家计划的价格体制。厂长负责制给予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更大的权利,改革了的银行体制与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

——整理自《苏联经济改革》


(1)据材料一概括均输官与平准官的各自职责,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撤切尔首相上台的经济背景及其经济措施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其经济政策。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两次经济改革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失败的主要政治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改革与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0-05-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时期,各级公职的财产资格限制事实上已失去作用,国家公职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所有公职人员都从经过资格审查的公民中由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

                                 ——政治必修一教参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各国君主还采取“能者上之”,不论贵贱显能而授官的政策。齐相管仲起敌囚,楚相孙叔敖本为渔夫,秦百里奚名为奴,真所谓“虽有工农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民无常贱”。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成功的因素》

材料三     直至l8世纪末,英国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责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导致文官系统相当紊乱。

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图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吉、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谈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鳊自阀照样《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职人员选拔的主要特点,对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人才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分析其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的认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