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24 道试题
1 . 我国还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形式的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021-12-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2 . 1954年,陈云在向中央汇报一五计划编制情况时说,“轻工业的增产,主要还不是增加投资的问题,而是农业原料的问题。在这些原料不能大量增产以前,增加轻工业的投资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这一看法旨在强调
A.农业落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有限
C.我国已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D.农轻重的比例问题凾待解决
2021-12-30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38年春节,战地记者周立波在晋察冀边区采访,看到春联大多是“驱逐日寇,最后胜利”,横额多是“中华万岁”,门神变成自卫队队员,年画主要是“抬伤兵,送茶饭”。这表明抗日根据地
A.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B.民众的抗战意识较强
C.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D.大生产运动成绩显著
4 . 下图为发表于1931年的漫画《东北事件》。该漫画
A.描绘了列强共同控制东三省的状况B.揭示了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失败
C.体现了国联解决中日冲突的努力D.昭示了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野心

5 . 材料   新中国有一位外交家非常特别,是半路出家,却为新中国的外交屡建奇功。他就是传奇上将——李克农。他是朝鲜停战谈判中朝联合代表团第一指挥官。1951531日,美国表示准备以任何方式与中国共产党人讨论结束朝鲜战争问题。623日苏联提出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当天美国就表示同意。朝鲜谈判的信息传来后,毛泽东召见时任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说:“我要你去坐镇开域。”李克农在朝鲜停战谈判期间,坐镇幕后,运筹帷幄,挂败美国的各种谈判阴谋,谈的时候就谈,停的时候就停。对方想打,就奉陪到底。对方以沉默对我,我就以沉默对他。李克农在谈判最后阶段,提出“送签”建议,推动停战协定顺利签订。李克农高超灵活的外交技巧,为赢得朝鲜停战谈判胜利立下了卓著的功勤。

——王仕军、喻文《李克农将军的外交生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克农将军去朝鲜进行停战谈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李克农将军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021-12-29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发展史

主题内容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B.        
2粉碎“四人帮”和拨乱反正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A.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爱国主义情怀1.五四运动
C.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一国两制”的构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A、B、C任选其中一空格;补充一个主题或内容,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或内容准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2-29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练习)
7 .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指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民间的村夫农妇、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弹唱的、说书的,都是文学上新风格的创造者”;“《国风》《九歌》、乐府诗等都来自民间……词起于歌妓舞女,小说起于街上说书谈史之人。”据此可知,胡适强调
A.新文学具有平民化特点B.新文学应与工农相结合
C.新文学是旧文学的异化D.新文学利于文化的下移
2021-12-29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过关测试】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展“米棉之战”,这表明
A.政府用经济手段强烈干预市场投机活动B.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惩商人投机行为
C.国家加强对国计民生资源的控制D.国家严格控制商业经营活动
2021-12-2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9 . 《大国外交》专题片第三集《中流击水》,讲述中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积极有为的姿态投身世界事务,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这反映了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④中国主导世界发展,作用已被世界认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12-29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对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感到振奋而有意义。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济中国的危急及不独立”,才“可以和世界革命合流”。学者张岱年等认为:“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代历史证明,以俄国马克思主义为中介,使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张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分析》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的深层指向,是努力取得作为一个国家真正参与全球化所必需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只有真正解决民族独立问题,真正参与全球化才有可能。没有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全球化,只能是殖民化的全球化。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透彻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思想。他敏锐地认识到:对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要发展生产力,就只有打开国门“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他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认为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龚星其《全球化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理论成果。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