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记者凤翔所写《深圳人与深圳精神》是反映深圳变迁的一篇重要新闻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渔民村村史》记载,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这些被称为“水流柴”的东莞人路过罗湖桥时,无意间发现深圳河水清鱼肥,于是决定住在这里打鱼。近代以来,尽管这片土地与香港近在咫尺,但却异常贫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下,渔民们开始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定居生活,然而生活依然非常清苦。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渔民村的村民们开始展开小额贸易,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随后办起了来料加工厂。渔村逐渐富裕起来。1992年,随着全市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渔民村人一夜间变成了市民。原本的村集体企业也变成了股份制公司。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不少村民乱搭建住房用于出租,导致缺乏管理,村里卫生很差,污水横流,老鼠乱窜。2001年起,渔民村开始改建工作,新建了综合楼和小高层,成立了物业公司专门管理房屋出租。2008年后实行智能化社区管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摘编自凤翔《深圳人与深圳精神》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少于280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庚申夷氛纪略》是记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篇私家著述。所述清军将领僧格林沁在京津保卫战中的“畏蕙”表现,曾经被学术界多次引用。但近年来经过越来越多的学者考证,这一记载严重失实。由此可知
A.私家著述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观点不一导致历史真相无法还原
C.史料考证对史学研究特别重要D.第一手史料的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教材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学科素养。下面是教材中的两个“学习聚焦”,它们共同体现的历史学科素养是
A.唯物史观B.史料实证C.英雄史观D.家国情怀
4 . 19世纪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许多国家的革命著聚集于此。在这里,马克思经常参加工人集会,深入到工人住宅区进行调查,了解工人的痛苦,并与许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以上这段史料适合用来研究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影响B.《共产党宣言》的重大意义
C.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原因
5 . 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
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
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
2021-11-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间人种红薯”:江西大广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富民思想的践行B.新农作物的传播C.饮食结构的改变D.人地矛盾的加剧
2021-11-09更新 | 1031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宫室建筑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宫殿”。2021年中国最早“宫殿”在“河洛古国”——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发现,此次发现将中国宫室制度提前1000年左右。这表明
A.考古史料须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B.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
C.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进行证实D.历史会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而修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多项考古证据证明,在公元300年到700年之间,日本和朝鲜存在过人员和物资交流。日本人将这解释为日本征服了朝鲜,并将朝鲜的奴隶和工匠带回日本;而朝鲜则认为朝鲜征服了日本,并且日本皇室的始祖就是朝鲜人。这说明
A.立场影响历史叙述B.时代不同理念各异
C.文献史料真实可信D.历史研究不断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官营手工业的历史叙述.
内容出处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
“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盐铁论·散不足》
“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京师).”《隋书》

据此可知
A.有利可图的行业由官府经营B.官营手工业技术高超的原因
C.官营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D.工商食官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世称贾生。其生平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均有记载。

材料一   谊年二十余,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当更秦之法,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贾生征见,拜为梁怀王太傅。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宜改正朔,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文帝思贾生之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

——班固《汉书·贾谊传》


(1)概括两则史料记载内容的异同。
(2)简要分析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记载不同的原因。
2021-04-27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工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