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井田制度说”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迄今为止,关于井田制的形式和其剥削性质,已无多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孟子所说的一段话:“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有人批评孟子对于西周田制的估计过于简单化、理想化,从而对其说持否定态度;也有人认为,孟子所说是比较全面的,他当时所说不只是一种田制,而是说了多种田制,一些学者还结合战国至西汉相关文献中谈其他田制的史料,对孟子的说法加以支持,并做了有益的补充、解说。这说明
A.事过境迁,“井田制度”已成过眼烟云,其原本就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B.是单一的“井田”还是“多田”,须资料确证,若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C.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并随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井田”的问题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事实的考辩,只有通过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西汉长安城的布局接近《考工记》所谓的“一道三涂”“面朝后市”。因之,有学者认为长安城的规划参照了《考工记》之制应为定论。但有学者据张衡《西京赋》称其规划系因地制宜,择善而从。亦有学者指出惠帝元年动工修城时尚未弛挟书之禁,且《考工记》于武帝时始出,而武帝以前儒学不彰,故长安城的布局应无参考此书之可能。就近来发掘中所见,江陵纪南城已是一门三道,长安城的驰道也无非是沿袭战国迄秦代之旧制,至于市场在北,实为形势所限。这说明
A.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并关注现实
B.理解历史事物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C.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D.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是重要的态度与方法
2021-05-11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5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9十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古代文献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料,然,学界在对待文献价值上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于五四时期的“古史辩派”,主张对古代史料“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不轻易相信文献。当代学者则认为“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相当多古籍记载不可轻易否定,我们应从疑古思潮笼罩的阴影下走出来,真正进入释古时代。”充分发挥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不能轻易否定文献。对此,合理的态度是
A.古代文献是历史的客观遗存,不能轻易否定文献
B.古代文献是古人的主观记载,不可轻易相信文献
C.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相印证,才有学术研究价值
D.从疑古、考古到释古、用古,科学考证合理应用
2021-12-1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吏科给事中李沂,因建言朝廷处置宦官张鲸,并指责明神宗受贿,被杖责斥为民。此后,李沂居家近二十年去世,在乡里影响甚大,诸多民间传说以他为原型展开各种演义创作。史书所载李沂向朝廷进谏,不讲策略、不计后果,属于自杀式的忠贞型人物。但民间传说中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位机智灵活、讲究策略的智者型官员。据此可知
A.传说受到官方的影响较小,史料价值往往高于史籍
B.史学家应重视探寻历史规律,不必纠结于历史细节
C.历史叙事与民间传说为社会呈现了多维的人物形象
D.历史是不可再现的,历史叙事很难有客观性的记载
2021-11-09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梁启超曾以一战史料为例谈研究心得:“若专以时代接近程度定史料价值之高下,则今日已在战后两三年,其所编集自不如战时出版物之尤为接近,宜若彼优于此;然而实际上殊不尔。当时所记,不过断片的史迹,全不能觑出其联络关系。凡事物之时间的联络关系,往往非俟时间完全经过之后不能比勘而得。故完美可观之战史,不出在战时而出在战后也。”他强调
A.“断片的史迹”毫无价值可言B.探究史料出处才能判定其价值
C.史事之间的关联随时间推移和比较而显现D.历史研究首要环节是仔细辨别史料的真假
2021-09-0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长期以来,主流的史观都认为是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但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则呈现出与康梁所述不同的过程。分析下表双方的依据,选项中合理的是
肯定方(主流)否定方
依据康有为自述:在松筠庵聚集十八省共一千二百余举人,共商上书拒和之事。以为“士气可用”,以“一昼二夜”写就“万言书”,一千两百余名举人签名。此书“遍传都下,士气愤涌”四月八日,康至都察院请其代为呈递。但都察院以议和已经“用宝”为由,决绝了此次上书。《公车上书提名》的六百余人与《康南海自编年谱年谱》所言之一千两百余人不合。《公车上书记》序文说此“万言书”原定四月初十日呈递,而后“议竟中寝”。《年谱》中说议和条约四月八日已经“用宝”与《翁同龢日记》所言之四月九日“用宝”相矛盾。
结论认为反方包含许多推测和预设,而且对反证材料的分析不足,“其结论有片面性”。认为上书拒和的主力并非进京应试的举人,而是各级官吏。

A.肯定方的依据是当事人的自述,史料价值最高,肯定可信
B.反方以推测和预设结果,论据不足,所以没有任何价值
C.历史研究要勇于探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史证论
D.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2021-05-14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诗史互证法,是中国文史研究的一个传统方法。以诗证史,可使历史生动丰满,补正历史记载的阙误;以史证诗,可增加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但是清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目前流传最广的唐诗读本)有错误,学界早有共识。有些错误甚至还颇为震撼,比如《登鹳雀楼》的作者是朱斌,而非王之涣。且不说《唐诗三百首》,即便《全唐诗》也有不少错误。由此分析,选项中观点合理的是
A.诗史互证法比文献互证法更科学有效
B.诗歌作为历史证据的可信度肯定低于史书
C.诗歌的作者有误无伤大雅,不影响诗歌的史料价值
D.诗史互证法并非完美无憾,需用其它史料小心求证
2021-04-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讲述了范喜良被征召去修长城,遇难,孟姜女得知后大哭于长城之下,泪干血流,长城为之崩塌的悲壮爱情故事。2014年这一民间传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这一民间传说的价值认识有误的是
A.反映了长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B.实证了秦始皇对人民的暴虐无道
C.成为研究中国民间传说的重要史料D.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暴政的不屈精神
10 . “剑桥中国史”系列著作中,西方研究者以一种“域外”和“他者”的视角,观察发生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现象,“独特”而“新颖”。其中,《剑桥中华民国史》对中国革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等方面,则片面突出其“保守”甚至所谓“非正统”的一面。据此可以判断
A.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不符合历史事实B.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
C.历史的叙述往往会内含其特定之意图D.价值判断导致史实出现倾向性的选择
2021-04-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