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对下图小说配文字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讽刺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批判等级观念
B.歌颂了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C.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D.宣传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要求建立民主政治
2 . 有学者认为:“刘邦之皇权,是一种新型的相对性之有限皇权。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材料观点可以用来解说,汉初
A.无为而治国策难以实施B.郡国并行符合当时治国实际
C.社会动荡导致君权弱化D.内外朝制度出现具有必然性
2021-01-3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这说明中医
A.具有其内在逻辑体系
B.立足唯物主义观念
C.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
D.重视经验体系建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5 . 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它(       
图中信息:游行队伍高举马克思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图中信息: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
A.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展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成果D.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2023-11-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73次组卷 | 5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凯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推论是建立在对史实的正确解读基础之上的。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万民法的形成——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数据表
经好望角经地中海
胡椒100-200磅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等35-65万磅70-100万磅
——据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A.传统商路受阻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亚洲各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D.欧亚贸易格局处于转型之中
9 .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摘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摘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的起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解读这一起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022-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材料二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缺字)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并将湘山列入禁苑,归属苍梧郡管辖。《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
(2)从材料一“篇目举例”中任选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其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两则史料中对秦始皇的不同叙述及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