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2022-06-22更新 | 8307次组卷 | 7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725次组卷 | 9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栽培茶的国家。唐朝陆羽《茶经》记载:采茶只可于晴天采撞,只采摘最小芽头,制茶须经蒸、捣、焙、穿、封、干等环节。大约从17世纪中期茶叶被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输入欧洲,随着茶叶消费在欧洲的逐渐普及,18世纪20年代起,茶叶开始占据中西贸易出口货值的首位,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贸易迎来了全盛时期,茶叶年出口量扶摇直上。

——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叶商帮群体产生条件及其异同比较》等

材料二   1833年,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结束,在印度试种茶叶受到大力支持和鼓励。揉捻机、玻璃发酵台、烘茶机、切茶机、拣选机等制茶机器的发明发轫于茶叶生产中的技术革新,并得到英国政府颁给的专利保护权。印度茶业由英国殖民者投资,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其种植与制造有欧洲技师的监督,这些技师能够根据英国消费者的口味,制造各种等级的茶叶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茶叶也由拥有大茶园的资本家直接运销到伦敦茶叶市场。

而中国的情况则迥然不同,茶叶生产依然是个体小农分散经营,墨守长久相传的、刻板的手工制茶方法,生产效率低、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茶农不需要关心销售,出口任由外国洋行把持;茶叶外销至少经过茶贩、茶庄、茶栈和洋商四道转手,不仅增加了外销成本,而且不利于尽快外运。曾经独步世界的中国茶业,历经鸦片战争后短期的迅猛发展,竟然在英属印度、锡兰等洋茶的强力竞争下迅速走向衰败。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国茶叶外贸保持旺盛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英属印度与中国茶业贸易一起一落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印茶业贸易的兴衰,可以得出哪些历中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考古发现的晚商多处墓葬遗址,虽然其间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区别,但就其规模而言,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中型墓葬,多属于商王、王族及诸侯,小型墓葬平面以矩形之土坑竖穴最多,墓主多为低级官吏及庶民。这可用于研究
A.儒家思想的影响B.“礼”的起源C.南北经济的互动D.分封制的实施
2022-06-01更新 | 46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对于封土的权利不断受到侵害,也越来越难以利用封君—封臣的人身依附关系胁迫和干预封臣的政治行为。封臣对于封土的权利不断扩张,也日益排斥封君利用封建法的优势地位干预其事务。这一变化导致了
A.封建割据的局面B.君主专制的加强
C.民族国家的形成D.中央集权的趋势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1800年欧洲与拉丁美洲人口数量统计(单位:百万)

140016001800
欧洲5289146
拉丁美洲361019

——摘编自杜恩《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二   15世纪末,来自亚洲、非洲的稻米开始在西印度群岛出现。随着种植园经济的兴起,为解决黑奴的粮食问题,17世纪中后期稻米开始在北美洲推广种植,并逐渐成为美洲殖民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大量出口到欧洲。奴隶们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正是有奴隶不断死去,奴隶贩子们才好继续开展“肮脏的贸易”。

——摘编自张兰星《稻米在北美大陆的栽培及传播》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8世纪欧洲、拉美地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稻米种植业发展的影响。
2022-04-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果运用公正的贸易手段,西方各国是不可能筹措起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条件的,于是它们采用了暴力手段,从而具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条件,推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起飞而引领世界。”材料中的“暴力手段”指
A.殖民掠夺B.经济侵略C.发动革命D.贸易欺诈
9 . “佃农从土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又使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背井离乡了……”据此可知,“羊吃人”的现象客观上
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结构B.产生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C.促进了英国纺织业的发展D.破坏了欧洲的农业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对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区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一艘16世纪晚期大帆船的部分船体残骸,以及大量的中国瓷器残片等沉船遗物。据此推断,与该船相关的贸易圈最可能是
A.太平洋贸易B.大西洋贸易C.印度洋贸易D.地中海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