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得好价钱。”这段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开辟新航路的
A.主观动机B.技术条件C.发现过程D.历史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了真正的选举权和罢免权,实现了当家作主;公社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经济建设,增加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经济利益;摧毁僧侣势力的同时,进行教育改革,赋予广大人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公社在仅存的72.天里,共颁布了300多个公告和法令,这些公告和法令既是对公职人员权力的限制,又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公社存在期间,公社所有的政治管理活动都是向人民群众敞开的,是经得起监督和考验的,称得上公开透明、公正无私。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弄清其中的制约因素将是下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上级政府和基层组织之间应该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实际上,一些地方的上级政府和基层组织间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农村而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还不足以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应对较大的日常生活开支,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农闲时外出务工,甚至不问农事专心在外务工。城市中的个体户绝大多数以小本经营为主,每天基本上都在奔波着,时间和精力都是金钱。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情况下,在挣钱与“选举”和“监督”之间的选择自然一目了然。由于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民主选举难以实现或只是走过场。选举流于形式导致选举失真,不能体现真正的民意,选出的干部得不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开展工作自然处处受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秀丽《巴黎公社的民主经验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公社保障民主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基层民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的民主经验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92417日,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签订了圣塔菲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凡在新发现土地上所出产、交换而得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都归他个人所有,并免予征税。

2.凡涉及上述物的诉讼,由他或他的代表以元帅身份掌握审判权。

3.他有权对一切开往新占领地的商船贸易,享有八分之一股份的特权。

4.封他以“唐”的贵族头衔和远征军元帅的称号,封他为发现土地的副王和总督。

5.其子孙后代永世继承其爵位、职务和权力。

——摘编自张家唐《论哥伦布西航的动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它事关“国之大政”,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但漕运本身也存在许多弊端,元明清时期漕运“河海之争”所折射出的困境就是其中之一。


——据谭其骧《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与元代漕运路线的不同,并说明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27年,作家雨果发表5幕韵文剧《克伦威尔》的长序。他在序中提出,戏剧应表现新思想,应强调艺术自由。诗人戈蒂耶说:“《<克伦威尔>序》在我们心目中有如摩西重要宣言(《圣经·旧约》中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学现象体现了当时法国知识分子
A.延续了主权在民意识B.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的遗产
C.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D.痛斥了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
6 . 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在答复苏维埃政府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总政策这一f问题上指出:苏维埃政府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革命胜利后也欢迎外国资本家投资。这表明,毛泽东
A.萌生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B.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C.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作中心D.对外国政府和资本区别对待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字玄扈,上海人。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以徐光启为首,有上海陈于阶、嘉定孙元化、陕西王征、山西韩霖四川刘宇亮等文士,组成了一个西学集团,他们治历、造炮,努力拯救明朝。徐光启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打开了明清士大夫的精神境界。徐光启和利玛窦翻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一系列著作,至今仍有一定价值。中国士大夫的近代观念从利玛窦开始,同样,欧洲人对中国的重视和爱好,也是从徐光启一利玛窦的关系开始的。

——摘编自李天纲《徐光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材料二 晚清时的中国仿佛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它“闭关锁国”,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地坚持“世界中心论”,所以“沉睡”;它曾经庞大、雄壮,所以被称为“狮子”。但西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的快速发展并不允许这头“狮子”继续沉睡,继续狂妄自负,他们通过鸦片贸易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撬动了这头“睡狮”的骨架。面对这些突然而至的“蛮夷”,面对这些闻所未闻的国际问题,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在广东禁烟期间,林则徐已经进行翻译活动。此间,其翻译主要涉及三个领域:西刊、西籍和外事。这三个领域的翻译活动意义重大,它使林则徐成为中国西刊翻译第一人、西籍翻译第一人、中英照会第一主译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摘编自吴志杰《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之翻译活动及其意义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林则徐与徐光启译介西学的异同。
8 . 越南战争将近结束时,美国国会制定了《战争权力决议案》,规定总统应于下令军队进入战争状态之前,在可能时与国会会商,军队在进入战争状态或临近战争状态的48小时内,总统应向国会汇报。这一规定
A.限制了美国总统的行政权B.表明国会与总统的矛盾加深
C.迫使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D.体现了美国的分权制衡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世纪末,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后生产了大量销往欧洲的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同时进口各类必需品,如谷物、鱼、布匹.枪炮及金属制品等。这反映了当时
A.从事黑奴贸易获利丰厚B.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
C.殖民争霸斗争异常激烈D.太平洋贸易规模巨大
10 . 下表所示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前期英国的工厂调研情况统计。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
苛刻的工厂纪律
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糟糕
雇用童工现象普遍存在
女工处境艰难
A.使民众生活负担沉重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并未推动社会的进步D.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