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寻找霸陵

2021121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线上会议,公布了关于“汉文帝霸陵位置”的重大考古发现。

材料一   治霸陵(汉文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帝本纪》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近文帝。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

——《汉书·外戚传》



(1)历史上,古代皇帝有年号、谥号、庙号等称谓,材料一中的文帝、高祖、元光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在答题卷上涂选)
①年号   A文帝
②谥号   B高祖
③庙号   C元光
(2)从材料一和地图来看,霸陵的修建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文化?(不定项选择)
A.民本思想   B.恪守礼制   C.推崇孝道   D.天人合一

材料二   东汉应劭为《汉书·文帝纪》作注时,因汉文帝曾说“以北山石为椁”,就作了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的注释。元代骆天骥《类编长安志》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由于凤凰嘴的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在地势加持下,明清多位君主来凤凰嘴纪念汉文帝,并在山前立满碑石:“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等。20世纪上半叶,多名中外学者先后到凤凰嘴考察,都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


(3)依据材料二,说明后人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201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距离凤凰嘴两公里处的江村大墓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线索。

发现一江村大墓是一座有四条墓道的特大“亚”字形竖穴木椁墓,地面没有封土,在外藏坑里发现了大量陶俑、陶器等。
发现二外藏坑出土了几枚直径不到 1 厘米的印章,分别刻有“中司空印”“车府”等 字样,是明器官印的象征,具有官署机构的性质,相当于 100 多个官署机构围绕墓葬分布。
发现三窦皇后陵位位于江村大墓东北,墓葬也是呈“亚”字形竖穴扩木椁墓,一条东 西长约 1200 米左右,南北宽 860 米左右一圈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江村大墓西南约 3 公里处是薄太后南陵。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三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2022-06-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从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

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匡在年少时就练就了一手好内功……),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尽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字林西报》(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发表于《北京日报》1957年5月4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火烧赵家楼,有不同的记载。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点。
(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
2022-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上海城墙的拆与留

上海县城墙始建于明代中叶,至于晚清,上海官绅间开始出现围绕上海城墙的拆与不拆的争论。《上海市自治志公牍甲编》中的《苏淞太道瑞照会奉文饬议拆城详案文》对此记载如下

材料一   上海一隅,商务为各埠之冠,而租界日盛,南市日衰,推原其故,租界扼淞沪咽喉,地势宽而展布易,南市则外濒黄浦,内逼城垣,地窄人稠,行栈(注:一种商业机构)无从广设……以致稍挟资本之商,皆舍而弗顾。绅等朝夕筹思……窃维城垣之设,所以防盗贼而限戎马,表治所而卫仓狱。欧洲古制亦复相同。近数十年策军事海防者多重炮台而不尚城守。埃及罗马之名城观同古器,柏灵巴黎之都会即藉市场,参互而观,可为明证。

材料二   十六铺南市马路近邻法界,市面较盛,法人垂涎已久;……城垣一拆,则菁华贯萃于一带,愈足启法人觊觎,此不便拆者一;法界果因而扩入,非特城内均属难保,而贯连之南马路,亦必并为所夺,一利而失两地,此不便拆者二;法界紧接之处,华商百货所萃,厘局(注:旧时管理征收商业税的机关)林立其间,倘为法并,势必免厘,洋债从何拨补,此不便拆者三;职等聚族而聚,与斯城相依为命,毁弃之后,如被法占,则生息于外人卵翼之下,国权益消,民气益衰,恐全埠为香港之续,此不便拆者四;城内地方辽阔,警察既未大备,又无租界之团练,兵舰严密保卫,如无城垣庇护,盗贼更易生心,后患何可胜言,此不便拆者五。


(1)结合所学,近代上海为何会出现租界?
(2)概括材料一中时人要求拆除城墙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上述材料的主张异同
(4)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这场争论,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4 . 风雨大泽乡

某校历史学社将组织演出历史剧《风雨大泽乡》。关于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编剧A同学以《史记陈涉世家》为蓝本撰写剧本。

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左(贫苦农民)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今…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史记陈涉世家》

社长B同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史记》的记载不可全信,并给出如下证据: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秦墓12座,其中第11号墓墓主人为一名“喜”的基层官员,随葬海量秦律竹简。其中《徭律》有如下记载:(译文)

材料二 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铠甲。迟到35天,斥责;6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罚一副铠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误,可免除本次征发。

——《秦律徭律》


(1)B同学要对材料一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应如何利用材料二进行论证?

针对B同学的质疑,A同学进一步查找资料。他查找到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其它秦律,并对比4号墓墓主“衷”所随葬的在前线作战的兄弟“黑夫”和“惊”的两份家书(木牍)(以下译文)

材料三 一家父子兄弟不同时征发兵役。

——《秦律戍律》

在咸阳服役的,凭券向大内领衣;在其他县服役的,凭券向所在的县领衣。县或大内都按照其所属机构所发的券,依法律规定发给衣服。

——《秦律金布律》

材料四 黑夫再次写信的目的是请家里寄些钱,再让母亲做件夏衣。信到后,母亲比较一下安陆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做整套夏衣,和钱一起带过来。要是贵,就只多送点钱就行,黑夫就在前线买布做衣服。信和衣物寄南方军营千万别寄错呀!

——黑夫家书(节选)

钱和衣服,希望母亲寄五六百钱,好布至少二丈五尺。…我借了垣柏的钱都花完了,家里再不送钱来,必死无疑,急!急!急!

——惊家书(节选)


(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材料说明。
(3)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请谈谈你对大泽乡起义原因的看法。
2022-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等级考综合复习测试(六)历史试题
5 . 制度演变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第一步绘制了下列示意图。



       A.古印度种姓制度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组织系统            C.美国联邦政府结构

            D.三省六部制                                     E.等级君主制                                     F.三公九卿制
(1)根据上述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有历史文献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述制度中与记载相符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二步整理资料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双选)

第三步解读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前代相比,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两大特点:其一,废除封邦建国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其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由中央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度。秦代的中央政治机构,延续战国君主集权政制的演变趋势而加以规范整齐。”


(4)请概括该学者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不能原文照抄)。
2022-02-2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虎年看虎

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某校委托历史学社布置学校宣传栏。经学生讨论,决定选择不同时期“虎”形象的文物,制作“虎年看虎”主题展板。

第一步:精选典型文物;社团精选了不同时期四件“虎”形象的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出土时仅存左半符。符文字大意为:国君掌握右半符,杜地长官持有左半符。凡调动甲士50人以上,由国君派使者持右符与左符验合后,地方长
官按使者传达之命令行动。
后石家河文化地处江汉平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为明显,其出土文物中屡屡出现玉虎形象。
A.杜虎符(战国秦)B.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新石器时代)
位于河北的磁州窑是北方民窑代表。该枕为卧虎形,枕面绘有写意画,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用具,有辟邪寓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虎头枕治疗睡眠相
关疾病记载。
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一般认为“虎食人”形象早已有之,但其承载的含义存在争议,有“震慑奴隶”“虎食厉鬼”等多种说法。
C.磁州窑白地黑花鹡鸰图虎枕(金)D.虎食人卣(商晚期)
(1)若以制作年代先后制作展板,以上文物排序应为:(填写字母)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文物本身包含了许多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回答诸多历史疑问。


(2)根据以上文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同学答疑解惑:
①以上文物中,能够确定最精确制作时间的文物是
A.虎符   B.虎头   C.虎枕   D.虎卣
②从出土的杜虎符看,这枚左虎符的持有者是谁?他能否顺利调动50人以上军队?
A.国君,能   B.杜地长官,能   C.国君,否   D.杜地长官,否
③玉虎头、虎食人卣并非中原出土,却呈现出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特征,说明这些地方与中原必然存在
A.人口流动   B.商贸活动   C.殖民侵略   D.战争交锋

第三步:确定展板主题;以上文物还可以主题形式设计展板


(3)将以上文物与相应研究主题对匹配,完成如表。(填写字母)
序号文物研究主题序号文物研究主题
(1)原始社会中原文化的辐射力(2)先秦时代的军事制度
(3)中国古代中医养生观念(4)中国饮酒习俗的形成

第四步:窥破时代特征;

根据社团指导老师的建议,社团补充了以下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该图中,雍正皇帝身着西洋装束、头戴西洋假发,持兵器猎虎。伏虎英雄崇拜的文化从原始狩猎时代一直延续至清代。加之清代大面积的山林被垦殖,破坏了虎的栖身之所和虎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导致人虎争地,虎患盛行,猎虎行为在当时广为流行。
《胤禛行乐图册·刺虎页》(清)
(4)《刺虎页》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请完成如表。
2022-04-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三场战争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清末民初发生的三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战争对谭嗣同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他个人思想的转折点。他因此对西方文化认识完全改观。……他也不再认为圣人之道是中国独有并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而是承认了西方的伦常也反映了圣人之道。……而1896年成书的《仁学》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谭嗣同强烈的批判思想和抗议精神。

——李玥《从保守到激进——论XX战争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转变》

材料二   当初次之失败也(指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三   根据江西的一则新闻报道,“近日发生一种谣言,谓吾国受欧洲奥塞战争之影响,银行团业已停止借款,前借之款亦在索还,吾国金融将来必有恐慌,九江国民银行归于倒闭云云。此种谣言一起,人民不知所措。日昨竟有数十人各持钞票,向九江民国银行纷纷兑换,道路为塞”。

——《欧战影响于各省》,《申报》1914816

材料四   据史料记载,19121919年,全国共设厂472个,资本额高达9478万元,平均每年设厂59个,几年时间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就超过过去的50倍。尤其是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猛发展,18951919年,全国共有纱厂18家,平均每年设厂1.1家。19141918年间,共设厂50家,平均每年5.5家,设厂数量为过去十几年的2.8倍。面粉厂由1911年的2家增加到1915年的46家。

——高思超《有关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分析》

材料五

1915.1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1917中国向德、奥宣战,并派十几万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9.5.4五四运动,由北京开始,迅速向全国发展,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15.10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9.5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以上材料中的历史事件主要与哪三场战争有关联?
(2)根据后三段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三场战争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司马迁《史记》等记载,胡亥当政时期法令和吏治严苛、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皇帝却不收容救济。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出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皇帝形象。这说明
A.秦亡的传统认识已被颠覆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
C.出土文献相对更具可信度D.秦末的历史得到厘清
9 .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是东西方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某校课题组以此展开探究。

(1)围绕东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题组梳理了以下内容:
①邻保制度
②《济贫法》
③保甲制
④《社会保障法》
A美国
B唐朝
C英国
D清朝

问题:将上列左侧文本框中的制度或法案与右侧文本框中的朝代或国家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②        ;③        ;④        

课题组就下述亚里士多德对基层治理的描写,开始进一步探究。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 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国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

⑤结合材料及所学,课题组就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基层治理模式相似点,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A.议会表决   B.自我管理   C.放任自流 D.君主独断
(2)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为应对灾害,国库中常备储粮。聚焦“库粮”,课题组注意到如下两则材料: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问题:帮助课题组提炼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相同社会特征。
(3)课题组在深入聚焦社会赈济后,发现了两段带有冲突、耐人寻味的文献记载:
(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吴兢《贞观政要》

问题:就开皇十四年旱灾中隋文帝所为,《资治通鉴》与《贞观政要》记载有何明显不同?学者普遍认为《贞观政要》所述不实。说说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不实的理由。
(4)除了关注古代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外,课题组又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国家建成了“福利国家”,并找到下列一组数据: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费用从60年代以后也持续增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70年代的30%左右,以后又逐年上升。英国1991年政府社会保障开支为720亿英镑,1992年增至760亿英镑,1994年达800亿英镑,为整个财政预算的40%左右。1994年英国财政赤字为500亿英镑,很显然,其社会保障政策是以严重的财政赤字为代价的。
——史柏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古往今来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1-12-23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制度演变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第一步绘制了下列示意图。



(1)根据上述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有历史文献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述制度中与记载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二步整理资料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双选)

第三步解读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前代相比,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两大特点:其一,废除封邦建国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其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由中央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度。秦代的中央政治机构,延续战国君主集权政制的演变趋势而加以规范整齐。”


(4)请概括该学者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不能原文照抄)。
2022-04-06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南洋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