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3 道试题
1 . 1815年9月,参加维也纳会议的俄、普、奥三国,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强调“三国按照圣经所指示人人皆兄弟的隽语,以真正的兄弟情谊联系,互视为同胞”;承认“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人民都是基督教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一条约(     
A.有助于维护国际关系新体系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C.巩固了教权大于王权的原则D.旨在镇压法国大革命
2023-10-0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商王盘庚继位后,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在迁徙都城前后,曾多次召开过贵族议事会和国人大会,反复向反对迁都的人做工作,最终迁都获得多数一致通过。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B.内外服制趋向瓦解C.神权限制王权D.原始民主传统延续
2023-10-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西安发现的井真成墓志拓片,该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A.日本遣唐使的经历B.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C.陆上丝绸之路的繁盛D.日本幕府体制的建立
2023-10-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北洋政府将文官分为行政官、外交官、技术官、征收官、审计官、法院书记官、监所官等系列。每一种文官根据其事务的重要、繁简与难易程度分别规定有相应的任用、官等、俸禄、惩戒等管理法规。上述做法(     
①促进了文官管理近代化   ②造成了官僚机构膨胀
③体现了以事分类的特点   ④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发布诏书规定鲜卑人的各个宗族,按照祖宗官位高低列入高下不等的士族,凡五世以内的同族支亲,都包括在内,五世以外,另外计算。一般本族人民,被排斥在士族之外,成为庶姓编户。这一举措(     
A.有利于鲜卑人适应中原生活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D.打击了贵族势力
2023-10-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早在1851年,众议院就有部分议员提出了官员分级考试录用的建议。1864年,共和党参议员萨姆纳指出:“这是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我们整个制度就像一支熔化的蜡,准备接受一次压膜”,他建议,官员任用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此后,罗德岛的共和党参议员詹克思于186518661868年三次向国会提出改革官制的议案和报告,他介绍了中国、普鲁士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力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他的主张实际上成为1883年《美国文官法》的雏形。

——吴志平《试析西方文官考任制的形成背景》

材料二   1884年,英国国会规定:文官要竞选国会议员,须先辞职。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严格限制公务员参加选举捐款,成为政治性候选人等政治行为。从事行政管理的文官职位,“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不随内阁而进退”,文官的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党派政治斗争的影响。

——张惟英《政体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文官法》得以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以政治制度来治理国家是国家治理理性化的重要体现,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72年,宋太祖“命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兼淮、湖、岭、蜀水路转运计度使”,此举为宋朝转运使设置之发端。朝廷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着意限制藩镇权力,而转运使易于得到信任。这就为它插足地方事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至977年,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将地方管辖权委托于转运使,以至“转运使于一路之事无所不总”。

——李其旻《宋朝‘路’制浅析》

材料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会由民初参议院于19124月北迁演变而来。当时政党初立,各党政纲“雷同抄袭”,令人无从区分。同盟会领导人宋教仁试图将国民党建成一个政治的中心势力,依靠国会限制袁世凯。19133月宋教仁案后,国会的态度由强硬转向软化。5月初,袁咨文参众两院,请先选举正式大总统后定宪法。起初,以国民党议员为主的国会表示反对,但后来他们认为,将来可用宪法来约束袁世凯,所以,通过了先选总统案,袁如愿当选正式大总统。10月底,宪法三读通过,公布在即,11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国会不能开议,宪法不能公布。19141月,袁正式下令解散国会。

——整理自蒋旭等《北洋政局的特点探析》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政治由传统向现代创造性的转化,其实践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政治变迁是中国政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肇始和雏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政治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中国的人民民主主义制度,既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区别于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从而塑造中国特色新型政治文明。

——王树林《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政治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分路而治”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指出其对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袁世凯执政时期国会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文明”这个话题,自拟论题,并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2023-10-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秦朝的监察官员如何选拔当时史料并未记载,但从源远流长的“御史”名称看,无疑是从史官分化出来的。张家山出土的汉简《二年律令》中有一篇《史律》,是汉初关于“史”的教育、考试、入仕的法律规定。依据该律可知,“史”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职业,史的儿子在17岁需要进入“学室”,称为“史学童”,经过三年学习,经过考试才能成为史。学者认为御史也应当是从这些史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依据汉承秦制的规律,秦代御史的选择也应如此。由此可知(     
A.出土文献是确证久远历史的必备史料
B.不同类型史料的互证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C.合理的历史推理有助于完善历史叙述
D.历史问题要通过立足现实的逻辑分析解决
2023-10-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国际法院,它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司法机关。该法院位于(     
A.巴黎B.伦敦C.日内瓦D.海牙
2023-10-0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它由三百名成员组成,在共和时期表面上仍是执政官的咨询机构,但实际上能够协调各级官员的行动,地位甚至超乎于公民大会和行政长官之上”。材料中的“它”是(     
A.古雅典的议事会B.斯巴达的长老会C.古罗马的元老院D.中世纪法国的三级会议
2023-10-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