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史料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

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材料二   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


唐朝与东亚各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古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


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
2022-07-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第一中学、双十中学漳州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读下图,据示意图,对英国生铁产量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
A.表明重工业已成为主导B.生铁成为英国主要出口商品
C.得益于新式工具的应用D.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产量增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是中国古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丝织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对此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棉纺织业发展的冲击B.受海禁政策的影响
C.政府强化丝织业控制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 . 下图是某植物对外传播的情况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植物是(       
A.茶叶B.棉花C.咖啡D.大豆
5 . 阅读《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罗马帝国和汉朝已有直接的官方交往关系
B.甘英出使大秦首先沟通了中西交往之路
C.丝绸之路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
D.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往仅限于贸易范围
2022-04-28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战国时期和汉武帝时期我国北方农牧区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表明
A.黄河流域水患基本解除B.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提高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已经成熟D.北方生态环境面临破坏的风险
2022-04-20更新 | 28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某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16、17世纪西欧人航海探险开辟的其他航路的示意图。这些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B.体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
C.阻断了传统印度洋商业贸易D.适应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需要
8 . 如图为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线路示意图,对此图解读准确的是
A.汉朝与罗马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B.地中海不同地区加强经济联系
C.亚历山大东征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D.拜占庭帝国延续中西文化交流
2022-05-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材料三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期间(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六五”期间(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期间(19861990年);改革治理整顿
“八五”期间(1991199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期间(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6320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2022-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