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考古发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食品中有饺子、糕点等食品;汉族的服饰、妆容方式等在绘画中时有发现;娱乐方式如围棋、双陆也流行于这一地区。这一现象说明唐朝(     
A.对外交流繁荣开放B.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D.蛮夷观念已经消亡
2 . 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中央军委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新的格局。这一新的格局是(     
A.人才强军、绝对忠诚、聚焦备战B.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C.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D.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3 . 《吕氏春秋》一书中说,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显著增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主要得益于(     
A.铁犁牛耕的使用B.经济重心的南移C.商品经济的发展D.海外贸易的繁荣
2023-10-27更新 | 3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1972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旟(yú)鼎。鼎内壁铸有铭文28字,大意为“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该铭文可用于研究西周(     
A.周王室权力的衰微B.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C.手工业技术的传承D.分封制的具体流程
2023-10-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二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2023-10-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6 . 行政区划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演变轨迹表明(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初期唐宋元朝明清
层级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语
州、县二级制道(路)州县
三级制
省路府县
多级制
省府县
三级制
A.强化君权是其主要的推力
B.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地方的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死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太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   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

——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

材料三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产物。一是北宋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除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外,还需要在思想上对人民进行说教和控制。理学正是建立和强化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二是魏晋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既长期纷争,又相互影响、渗透而趋于合流的结果,隋代王通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仿佛、道的传法系统,建立儒家道统,为理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仕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
8 . 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北伐战争形势图

   
图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结合图二分析该变化对中共革命道路的探索有何影响?

材料二:必须指出,目前的环境在党与红军面前提出了严重的任务,这就是因为帝国主义与反革命国民党军阀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我们,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我们的胜利要在自己艰苦奋战中取得。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事件。

——摘自[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2)材料三中的“目前的环境”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分水岭”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事件”?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2023-10-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上面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2023-10-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谈判、政协及其通过的各项决议,为中国的发展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一度激烈的国共内战在关内基本上停止了,政协为中国提供了这样最可珍惜的宝贵机遇,为中国带来了和平的新气象……战后国内和平的基础是脆弱的,和平已远离中国大地。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结合相关史实对材料一中的观点进行解释。
(2)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共土地政策的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图一、减租减息                         图二、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摘编自邓贤《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


(3)根据材料三,为什么“弱小的一方却迅速取胜”?
2023-10-2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