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尖锐指出,激进的知识分子挖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后用他们自己也不甚了了的一种西方意识形态填补了这个空隙。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具有崇洋媚外的民族心理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理性照搬西方意识形态
3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张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021-08-31更新 | 307次组卷 | 12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载:“(宋朝)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
5 . 明清时期,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当时文学中成就最为突出的领域。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小说体例的成熟
C.艺术水平的提高D.社会政治的黑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B.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C.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D.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7 .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费其诺在一次同天主教会辩论时说:“在宇宙层级体系中,人虽然处于物质的较低层次,却是认识创造的中心,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提升自我,最终拥有与上帝沟通的能力”。这一主张
A.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B.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C.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D.使人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
8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1004次组卷 | 118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因为鼓励人们阅读《圣经》,就是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路德教会把识字当作入会的条件。学习文化成为信徒必须具有的条件……”据此可以推断,宗教改革
A.肯定了教会在信仰中的作用B.催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2021-07-06更新 | 28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理论所引导。”材料中“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
A.彻底解除人的精神枷锁
B.提出建设工业文明的现代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价值尊严
D.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