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启蒙推动下降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 书中体现了什么思想?(4)
(2)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
(3)指出材料二作者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6)
2016-11-18更新 | 7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计以制夷。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谁的观点?其代表著作是什么?(4)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其革命纲领是什么?(4)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了什么活动?(2)主要内容有那些?(6)
2016-11-18更新 | 8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天理流行,处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遂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⑴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⑵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⑶材料三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2016-11-18更新 | 4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五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
请回答:
⑴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思想主张。
⑵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⑶材料四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具体内容。
⑷结合上述五则材料,简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他们不准把《物种起源》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内。1864年,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一一摘自《科学蒙难集》


材料二: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哪些冲突?
(2)据材料二和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1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柳宗元对秦、汉、唐等三朝代过失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柳宗元和顾炎武观点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了哪些“前无古人的变化”?
2016-11-18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试卷
7 . 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彰显着它们独特的魅力与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列三个表格的空白部分。(在答题卡上,按序号顺序回答即可)
表一:
发明家
主要发明
发明家
主要发明

瓦特(1736—1819)


蔡伦(约50—121)



表二:
文学体裁
繁荣时期
主 要 原 因

唐 朝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小说
明清



表三:
美术派别
产生背景
代表作
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现代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工业化加
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发展拓宽了视野



(2)综合表二、表三的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5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且一浪高过一浪。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为实现“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提出了什么理论?
材料四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邓小平提出了哪些创新理论?
2016-11-18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是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被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四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
(3)材料三是谁的观点?其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2016-11-18更新 | 7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焉。……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乐?
材料二:伏尔泰说:“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带着轭(套在牛马脖子上的器具),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就带着踢马刺吗?”霍布斯说:“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结束无政府状态,就必须建立一种足以慑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这种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来自人们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孟德斯鸠说:“如何防止或避免暴政呢?只有把国家权力重新划分,即实行三权分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避免暴君的出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背景。
(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思想。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贽不能开拓出一条新路,而启蒙思想却能成为法国大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的主要原因。
2016-11-18更新 | 1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