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交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刺激海外贸易的发展B.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C.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D.大力地加强人身控制
2 .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下列属于第一种形式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B.王安石变法C.庆历新政D.戊戌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期间,一方面启用康、梁,另一方面却赞赏《劝学篇》。百日维新所颁布的新政内容,也没有超出张之洞《劝学篇》所主张的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维新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B.维新变法得到了各派支持
C.光绪帝变法立场不坚定D.维新变法仍具有保守性
4 . 北魏孝文帝时,铸造太和(孝文帝年号)五铢钱并大力推行,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说明,当时
A.社会动荡妨碍经济发展B.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减弱
C.政府币制改革不得民心D.北方商品经济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
A.加强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2021-12-11更新 | 544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有关这一阶段史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事结论
A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最终形成
B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的国家形式
C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民法典》启蒙思想家的主张首次得以实现
D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AB.BC.CD.D
2021-11-25更新 | 68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半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财税主权受到侵犯,同时内部地方战争的冲击破坏了原有财税管理体制。在此情况下,清廷参照西方财税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内容包括:中央地方各级财税管理机构的改革;引进西方近代财政预算制度,彻底清查地方财政状况,编制全国财政预算案,集中财权于中央;整顿旧税,开征新税,进行国地税、海关税等划分的筹划;银行的设立,币制的改革,近代审计制度的筹划等等。总之,清末财税改革是一次规模宏大、内容广泛的改革,民国政府进行的多项财税制度改革都可以追溯到清末财税改革期间,中国政府从此开始改变了比较落后的中世纪财税制度。

——摘编自王刚《清末财税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财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财税改革的影响。
2021-11-04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训练(二)
8 . 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南朝宋、齐的都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B.对外开放C.厚古薄今D.民族融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隆庆六年(1572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间担任内阁首辅,曾上奏《辛未会试程策》,阐述他的治国思想,成为其日后在万历年间改革的蓝本。他主张国家治理“随时制宜”,强调为国立政,首要在于“安民”。他既主张皇帝必须重新树立朝廷的权威与君主之威,又强调严厉整肃群臣的贪腐怠政。他主张官员的任用或罢免、奖赏与惩罚,应重视其实才与政绩,不为资历资格所限。对于边患侵扰问题,他提出了加强武备、整顿边防、奖励军功、转弱为强的战略。在张居正着手改革的时代,清除官场积弊,官员怠政、腐败等问题得到改善,使得万历年间的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破格启用大批人才,解决了明朝选拔官员的负面危害,改革卓有成效,促进了“万历中兴”形成。

——摘编自李天石《张居正行政伦理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居正的治国思想。
10 . 明朝嘉靖时期,实行“一条鞭法”,以银纳税。最开始在南直隶和江浙试行,较为顺利,而后在北方推广,却出现了官员和农民共同抵制的现象。能够保障此政策有效合理施行的方法是
A.建立统一的税收法律体系B.根据南北经济差异调整政策
C.派遣宦官镇压北方的官民D.宣传纲常名教加强思想教育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