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9 道试题
1 . 清代雍正时期,所有在京王公贵族,文官京堂以上,武官都统以上;地方官员文职按察使以上,武职总兵以上,都可上递奏折直达天听。《大清会典》中载奏折制度为“欲受明目达聪,以绝天下之壅蔽也”。这表明清代的奏折制度
A.利于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B.拓宽了官员选拔渠道
C.标志着皇权专制走向顶峰D.强化了对平民的控制
2022-03-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雍正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这是因为他(  )
A.废除了宰相B.设立南书房
C.沿用了密折制度D.设立了内阁
2022-03-06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

——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地理方位具体措施
东南地区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布政使司
东北地区①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东部边界
西北地区1757年击败准噶尔部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
西藏地区①清初册封达赖和班禅
1727年起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
2022-03-05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
C.官僚制度的进步D.中枢机构的演变
2022-03-05更新 | 352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中枢机构,按照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②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③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④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①②④③
6 .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从政治、军事、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优势效应。关于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的重要特点正确的有
①郡县体制 ②国家统一 ③“要在中央” ④因俗而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立   ②丞相制度废除   ③军机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创立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8 .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经历了几千年辉煌的古代农业文明之后,中国社会缓慢发展到清朝。此时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均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这就是: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新中国建立迄今已70多年。70多年来,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强大而现代化的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澥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史实,自行选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以时序为线索,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资料,据此推测,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皇帝“昧爽临朝,日宴忘餐”还是招架不了,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政府的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在军政、庶政或监察方面大权独揽。
“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颇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感之,所以稳当。”
A.设内阁B.废丞相C.设军机处D.密折奏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内阁地位下降B.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C.君主集权加强D.太监掌握决策权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