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多次出兵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完成了对新疆、西藏的完全统一,击败沙俄侵略,收复台湾。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前提下,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限自治;不同地区颁布了如《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通则》等相应的法律;各地因俗设官(制),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等;对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用封爵、给俸、联姻、朝觐等措施加强联系;不断赐封喇嘛教领袖,在蒙藏地区形成了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系统;蒙古族集中生活地区划定牧区、屯田(新疆)、 实行招民开垦(西南地区)等,大力发展边疆经济。

——摘编自马汝珩、 马大正主编的《清代的边疆政策》等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沙俄武装强占伊犁、阿古柏盘踞新疆喀什等地、日本国入侵台湾,清朝面临边疆危机。对此,李鸿章的意见是:“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否则,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蹶者哉?”丁宝桢的观点是:“各国之患,四股之病。患远而轻;俄人之患,心腹之疾,患近而重。”左宗棠的观点是:“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今之论海防者,以目前不必专顾西域,请以停撤之饷匀济海防;论塞防者,则主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无虞,东南自固。此皆人臣谋国之忠,不以一己之私自封者也。”

——摘编自尹金海 《学术视野中的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前期稳固边疆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官员应对边疆危机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2022-05-23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班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明代丞相与内阁的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凡官员的奏本,需先送通政使司点验,再由内阁票拟后呈皇帝裁定。批本处和内阁照皇帝裁定的票签文字,用笔照录于奏本封面上,然后送六科发抄施行。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以密折取代奏本,规定密折无需经过内阁,直接送达御前批阅。据此可知,这种上奏制度的变迁
A.促使清廷公文日渐近代化B.契合加强专制统治的需求
C.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D.成为清廷政治衰落的诱因
2022-05-19更新 | 98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2届高三5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
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
2022-05-18更新 | 1498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学者田澎认为内阁有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这几种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皇帝勤政、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但在实际运行中,阁臣常常得不到皇帝的真心支持,使内阁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说明
A.内阁是相权的翻版B.阁权受到皇权的制约
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阁臣与皇帝冲突加剧
2022-05-10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定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
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
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
2022-05-07更新 | 147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笼络功臣,“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获铁券者具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法外之权。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诏令工部铸铁榜“申诫公侯”,以特殊的法律对铁券的特权进行制约,甚至对恃功不法的功臣加以惩处。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
A.分封诸王引起政局动荡B.政策朝令夕改成为常态
C.专制主义呈现强化趋势D.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宗景泰年,形成了六部职权归于内阁。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从内阁大学中选拔一个资历和威望最高的阁臣称之为首辅(之前内阁成员一般5~8个之间是相互平等的),总领内阁。这反映出首辅()
A.有效制约皇权B.成为法定官职
C.行使宰相之职D.拥有决策大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赵翼统计:“明朝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后加紧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该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       
A.皇权受到严格制约B.内阁大臣彼此牵制C.中央集权得到强化D.内阁政治相对稳定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