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7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材料最能说明商朝时期
A.宗法制度影响很大
B.分封制度有待完善
C.神权观念十分浓厚
D.内部权力争斗激烈
2018-12-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殷代氏族是政治社会共同体,有土地、有人民,相当独立自主,他们和殷王室不一定共同具有高度的认同意识。即使是殷王后裔之族,也有些人认为武王革命不过意味着换了一位共主,无所谓亡国之痛。他们愿意归顺周人,小邦周也乐于接纳。”为了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周人”的对策是
A.制定礼制,规范贵族的行举
B.实行宗法制,强调“家国一体”观念
C.制定律法,惩戒贵族的失范
D.实行井田制,确立“土地国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表现
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
6 .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

A.从宗法制到分封制
B.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C.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D.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实行
D.井田制的瓦解
8 . 周代,天子死称为“驾崩”,诸侯死称为“薨”,卿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平民、奴隶死称为“去世”。周代采用上述不同说法的目的是
A.维护官僚特权B.规范等级秩序C.体现终极关怀D.突出皇权至上
9 .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照历史传统讲,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宰相不但要管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据此可知
A.封建社会贵族特别重视祭祀活动
B.秦汉沿袭“国”“家”同治传统
C.宗法制度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D.汉代宰相位高权重引起皇家关注
10 .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2018-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